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风起三(2 / 2)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0 字 9个月前

为了纪念白马驮经的功劳,这座寺取名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p>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最开始阶段,是并不禁止结婚生子的,荤素也是不忌的。</p>

其实佛教的教义里面也并没有禁止这些,不然的话根本就传不进中原。</p>

试想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人在一开始怎么可能接受不结婚不生子的理念呢?</p>

修行佛教的男教徒原本的称呼是僧人,和尚是一种敬称,具有很高修行的僧人才能称“和尚”,到后来演变成出家的男子。</p>

任何东西一旦进入中国便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p>

和尚剃光头和烫戒疤便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古人认为头发代表尘世的意思,落发代表抛弃一切尘世的东西。</p>

过分解读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在这领域,恐怕全世界加起来都比不上中国人。</p>

有人在研究了佛门教义之后,提出佛门教义最重要的便是无私奉献,是脱离六道轮回,而与家人的感情便是最大的障碍!</p>

于是便有了一心侍佛出家人的说法。</p>

不过在这一时期,完全是凭自愿,做得到最好,做不到也就是道行不深,继续修行便是了。</p>

国人求神拜佛历来都是找最好最厉害的,那些忍不住寂寞的和尚自然就被淘汰了,久而久之,所有人都觉得和尚是不能结婚生子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习俗。</p>

比如在唐朝,开始禁止和尚结婚,但是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只是口头上禁止,如果发现和尚结婚,和尚就要去做苦役。</p>

直到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才有了专门的法律禁止和尚结婚,并一再重申这个法律。</p>

其实张安安让鲁智深还俗迎娶范嫣的做法并没有错,按照大宋的律法这得这么来,但是张安安问错了人,智清大师出于私心不愿意让鲁智深还俗脱离佛门,于是大量列举了和尚娶妻生子的案例,比如佛祖就有老婆和孩子;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曾结过两次婚,还有了孩子。</p>

向来只有忽悠人的张安安,没想到不知不觉被浓眉大眼的智清大师给忽悠了,联想到日本、韩国的和尚都能结婚生子,顿时觉得智清大师说的一点都没错,是皇权改变了习俗。</p>

张安安还没来得及去找赵佶,就被方百花给劫持了,结果做了三年傻子,不过皇权可以改变习俗的观念已经植入心底了。</p>

如今天气炎热,又没有空调,张安安顶着一头长发难受至极,怀念当年短发的清爽,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把皇帝给祸祸了。</p>

以张安安对高俅、梁师成等人的了解,只要皇帝成了光头,这些人为了表忠心,肯定也要来个光头陪皇帝的;只要这些权贵都成了光头,自然就有溜须拍马之人跳出来,先找出理论依据,再占领道德制高点,进而推广天下,届时自己就能实现发型自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