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他心即朕心(2 / 2)

众大臣屏气凝神。</p>

朱祐樘道:“昨日里,朕看过一部书籍,上面提到一句话,深有感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p>

旁边戴义等人听到这里,心中都是一惊。</p>

皇帝居然把张周所写的武侠说本的内容,用在朝堂议事,还援引过来作为论点?</p>

我们当太监的都难认同,这些大臣能认同?</p>

“或许在诸位卿家看来,那些所谓的侠客,不过是打着劫富济贫匡扶正义的旗号,做一些为非作歹之事,但侠者,仍旧有为国为民的心思,更何况是一心要匡扶社稷的诸位卿家?”</p>

现场的文臣武勋听了也很懵。</p>

这是什么比喻?</p>

皇帝要说服别人,不以经史子集引经据典,居然搞出个什么侠客?</p>

话说侠客是什么玩意?</p>

“尔等一心要让朕追究牵涉李广案的臣工,但朕所查到的,也不过是李广记录受贿的册子而已,人已死,片面之言并不能作为断案之依据。”</p>

“你们是想让朕大兴谳狱,把朝堂闹到不得安宁吗?咳咳……”</p>

“陛下保重躬体。”</p>

刘健代表文臣出来劝说。</p>

现在内阁三人都知道册子的内容,他们自然希望这件事是能尽早了结。</p>

朱祐樘道:“朕说过,若是有人因交结李广而得益,朕会让东厂处置。东厂!”</p>

萧敬走出来道:“回陛下,东厂严查后,发现有四十三人因行贿于李广而得官、得入国子学、经商开矿等,此四十三人已全做革职等处置,所得之利也全数充缴。”</p>

“这样够了吗?”</p>

朱祐樘厉声发问。</p>

他的意思是,朕处置到这种地步,你们满意了吗?</p>

在场官员没人出来回话。</p>

朱祐樘稍微平复后继续说道:“李广一案最大的责任在朕,清宁宫灾也全因朕宠信奸佞受上天谴罚,如果你们觉得如此还不够,便直接追究朕吧!”</p>

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p>

朱祐樘道:“错既在朕一人之身,朕草拟了一份罪己诏,字字发自朕心,愿天心夏训以固本,为言必先民事,诏告中外咸悉朕怀!”</p>

朱祐樘拿出一份诏书,交给戴义。</p>

戴义当众宣读。</p>

在场大臣从罪己诏之中,听出了皇帝诚心悔过,但萧敬等太监却察觉这是张周给皇帝草拟的那份,只是把“讳”字换成了皇帝专属所用的名词。</p>

他们突然也好像明白。</p>

皇帝为何会在看过张周所拟的罪己诏后,说张周是他肚子里的蛔虫。</p>

感情张周心即是“朕心”?张周胸怀,就是“朕怀”?</p>

一份罪己诏。</p>

终于是平抑了在场言官的群情激奋,皇帝都以如此姿态表明此案到此结束,他们还有何理由出来揪着李广不放呢?</p>

先前刘健给各司的意见,也是可拿天灾说事,但不能拿李广说事。</p>

看来以后只能转变策略。</p>

“今日到此吧。”朱祐樘一夜没休息,身体很疲累,起身道,“诸位卿家,也让朕闭门思过。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此等事发生。退朝……”</p>

朱祐樘刚起身,迈出一步,突然眼前一黑,身体一个不稳。</p>

一头栽倒。</p>

几名太监也是措手不及,来不及扶,就这么看皇帝直挺挺摔在地上。</p>

“陛下……”</p>

现场瞬间乱成一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