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找错目标了(2 / 2)

朱祐樘带着张周去给周太后问安,朱祐樘没让张周单独来,就是怕周太后单独跟张周提及有关纳妃的事。</p>

“很好,贡院出来,也精神了许多。看来是高中在望。”</p>

周太后笑望着张周。</p>

张周赶紧自谦两句:“高中之事,不敢奢求。”</p>

朱祐樘笑道:“皇祖母,就算秉宽不中进士,朕也跟大臣们商议好了,让他进翰林院授检讨之职,让他有机会为朝廷效命。”</p>

“翰林检讨?很好。”周太后对此也很支持。</p>

不过就是个传奉官的事。</p>

从成化年间开始,传奉官已成为皇帝的特权,随便给谁赐官,跟大臣通知两句,那都算客气的。</p>

“但若是能以进士入朝,还是能平息他人议论的。”周太后提醒道,“这应该也是皇帝你的心愿吧?”</p>

“是啊。”</p>

朱祐樘点头。</p>

给个翰林检讨,张周始终只是个举人,以后再想往上提升,必然涉及到扯皮等事,升到一定程度就没法再升了。</p>

就算是给传奉官,也会出现起点高,但期望值低的问题。</p>

指望举人当翰林学士?还是当内阁大臣?举人当官始终还是有局限的。</p>

“不过皇祖母,朕觉得,若是秉宽本次会试不中,让他再等三年,有些可惜了。”朱祐樘也说得很明白。</p>

这只是权宜之计。</p>

周太后微笑着点头,再道:“皇帝,听说最近勋贵中,有很多人跟秉宽走得很近,先前哀家也想让周家人跟他多走动一下,但听说哀家的两个侄子,只是去那边走了一趟,就没再去,是这样吧?”</p>

朱祐樘望着张周,他对此显然并不知情。</p>

张周道:“是的,太皇太后。”</p>

“太不像话了,西北用兵,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他们也都能错过。”周太后这是在听说朱凤那不成器的,跟着王越去西北,都能混出名堂,眼气了。</p>

外戚得爵,跟武勋得爵,那能一样吗?</p>

周太后道:“哀家年老了,只希望皇帝能记得周家人。”</p>

“是。”</p>

朱祐樘嘴上应了,但心里却不以为然。</p>

对于外戚的使用,皇帝还是很谨慎的,别看朱凤不着调,但人家好歹是成国公家的孩子,上阵杀敌拼命的事,就是武勋家孩子的事。</p>

“好了,秉宽你有时间,去见见长宁伯,剩下就不多说了,哀家要去礼佛!”</p>

周太后虽然没明说。</p>

但张周也听出来,有关给皇帝找女人的事,周太后这应该是暗示了她的弟弟周彧。</p>

既然不能在皇帝面前说,那就要换到宫外,去找周彧说。</p>

张周心想,这老太太……很诡诈啊!</p>

……</p>

……</p>

张周入宫第二天上午,仍旧跟皇帝谈了许久,临近中午时,才终于能出宫。</p>

什么练体操、娇妻美妾、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张周都没心思去想。</p>

他现在就一个念头。</p>

回家睡觉。</p>

但出宫还不是单独走,还要带上朱辅一起,皇帝的意思是让张周在出宫路上好好对朱辅“面授机宜”,显然皇帝对朱辅没信心。</p>

“张先生,先前陛下说了,让您多指点,您看……”</p>

朱辅对张周很是恭敬。</p>

张周突然觉得,这当老子的,好像比他儿子还要谦卑。</p>

他跟朱凤之间还能以朋友兄弟相称,聊天打屁,而朱辅见了他,完全是下级见了上级,那股发自骨子里的恭维不是装的。</p>

张周勉强一笑道:“在下没什么能指点的,行军打仗,不懂。”</p>

朱辅很意外,他跟张周没多少接触,不明就里。</p>

旁边的萧敬则笑道:“成国公,您是不了解张先生的为人,他就是这样,明明胸中可容百万兵,却非说自己力不能及。在陛下面前也是如此。”</p>

“啊?”</p>

朱辅大吃一惊。</p>

还能这样吗?</p>

别人在皇帝面前,都是尽可能装得自己很牛逼的样子,而这位却喜欢装熊?</p>

不过再一想,人家装熊有装熊的资本。</p>

“张先生,您随便说两句,都能影响到天意、朝局,在下只是想得您的指点,您随便说两句,或是受益终生!”朱辅继续用巴结的口吻道。</p>

张周瞄了这老小子一眼。</p>

想到历史上的朱辅见了江彬等近佞都要下跪,便也明白,成国公府难出太有骨气的人。</p>

张周也在想。</p>

如果我算是近佞,那正德时期那群人算什么?</p>

“守成吧。”张周道。</p>

“嗯?”朱辅不解道,“您的意思是……”</p>

张周一脸淡然之色:“无论是成国公府,还是西北局势,目前不都是守成之局吗?无过便是功,还能如何呢?”</p>

“呃……是,是。”朱辅毕竟不是文化人,话他还要稍微琢磨一下,想想背后是否隐喻。</p>

萧敬则笑着解释道:“张先生这是在提醒你,这是个只要不冒进,守在城里随便就能完成的差事,谁去都一样,就是因为陛下和张先生对你们成国公府的赏识,你才有这种机会。你可要感恩戴德,不能辜负陛下和张先生对你的期望。”</p>

朱辅这才好像是恍然大悟一般道:“陛下对我成国公府的恩德,敝人毕生难以报答。张先生对犬子,还有对敝人的提点,那也是恩同再造。”</p>

张周听了又在皱眉。</p>

他想了想,还是朱凤比较实在一点,这个当爹的太虚伪了,可能是朱凤还没经过官场的打磨,仍旧留有率性的一面。</p>

朱辅也不过是因为被磨平棱角,官场应付溜须拍马那套驾轻就熟所致。</p>

一路到了宫门口。</p>

朱辅马上要去都督府,而张周则要乘坐东厂的马车回家。</p>

“萧公公,别过?”张周拱拱手。</p>

萧敬先对朱辅笑着道:“成国公,请吧。”</p>

朱辅本还想跟张周同行一段,再聆听教诲,此时也不得不上自己的马车。</p>

等他走了。</p>

萧敬才对张周提醒道:“有件……不太好的事,是有关建昌伯的。昨夜,皇后娘娘请咱家过去,让咱家帮忙给传个话……这要是真哪里发生地动,联系到建昌伯身上,看您是否能给……说和一番。”</p>

张周笑道:“事不都说清楚了?如果真有地动,陛下会派建昌伯去西北从军?”</p>

萧敬陪笑道:“虽已有定案,但事不出乾清宫,此等事,提前谁都不敢言明。皇后娘娘其实还有别的事,其实就是希望……您能多担待一些,不要……有何误会。皇后娘娘还特地吩咐了寿宁侯,回头就送去一份慰问的礼物,您心中有数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