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贡士议政(1 / 2)

 翌日早朝。</p>

文臣武勋抵达奉天殿之后,皇帝还没来,众大臣便在交头接耳谈及近日之事,而最关注的自然也是昨日里会试的放榜。</p>

“……张周竟在会试中考取会元,岂能说他不是私相授受之结果?大明会试岂非儿戏?”</p>

通政使元守直很气愤。</p>

他脾气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而旁边有一人在拉他,是左通政沈禄,因为沈禄是张皇后家的姻亲,本身在文官中地位不是很高,元守直没理会,该说还是继续说。</p>

李东阳在旁听着,心里很不是个滋味。</p>

这群人议论纷纷,说张周中会元不合理,可问题是这个会元还是他选出来的,文章从经义到立意,再到其中的治国抱负,那种兼济天下的情怀,是发自骨子里的东西,情真意切丝毫不带虚伪。</p>

谁知道开弥封之后是他?</p>

礼部尚书徐琼忍不住走到李东阳面前问道:“点张周为会元,可是有中官施压的结果?”</p>

李东阳皱眉瞅他一眼。</p>

你徐琼什么意思?</p>

中官施压?瞧不起皇帝,还是瞧不起我?</p>

大明的会试,如此庄重严肃的大事,会在点会元这种事上,弄虚作假的?那还攻击什么程敏政,直接说我才是鬻题的罪魁祸首呗?</p>

“内帘阅卷,到点评和择选贡士,一切都是按照流程,张周为会元,他的文章经过两次复校,开弥封之后未对其中任何一人做更动。”</p>

李东阳很想说,想怀疑这次的会试结果不公平,请拿出证据来。</p>

元守直又道:“大明的科举选仕,可不要因为一人,而为史官所诟病!”</p>

面对这么个脾气火爆又喜欢出头的人,李东阳也只是将目光转向一边。</p>

也学皇帝的态度,没证据的事充耳不闻。</p>

……</p>

……</p>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萧敬出现在奉天殿内。</p>

这不是令他们意外的,令人意外的是,张周作为本次会试的会元,居然再一次出现于朝堂上,这次是跟着萧敬进来。</p>

萧敬先走到刘健面前,对内阁三人拱拱手道:“三位阁老,今日有涉及军务的事情,需要张贡士前来一同商讨,可否给他安排个位置?”</p>

旁边有人听到这话的人,更是交头接耳议论不断。</p>

刘健皱眉。</p>

现在没人能想明白皇帝到底要做什么。</p>

谢迁笑道:“就算有事商议,那是否先等他中了进士,位列朝班之后?”</p>

“今日之事,刻不容缓,所以陛下有此安排,劳烦几位阁老帮忙。”萧敬显得很为难。</p>

谢迁还想再打趣,却被李东阳拉住。</p>

李东阳脑袋是很灵光的。</p>

皇帝让萧敬来请示他们三个阁臣,让给尚且是贡士的张周挑个位置,这其实体现了皇帝对他们三人的信任,不然的话皇帝直接把张周带来,随便给他指定个位置就行了,干嘛还要这么麻烦?</p>

皇帝主动示好。</p>

如果这时候谢迁再出来调侃或者反对,把萧敬和背后的皇帝给惹毛,对君臣关系可不是什么好事。</p>

“不如让他立于六科都给事中之后。”李东阳道。</p>

六科都给事中在东班中已是最靠近末尾的,在他们身后,其实不等于是说……让张周站在文官最末尾就行了?</p>

萧敬对此并不苛求,笑道:“多谢三位阁老通融。张先生,您请吧。”</p>

萧敬转身对张周所做的称呼,就让周围的文官知道,张周名义上是以贡士身份站在众文官之后,但所得到的信任,就算是阁老可能也要靠边站。</p>

……</p>

……</p>

在张周站定之后,萧敬又急忙出了殿堂。</p>

武勋那边多都在用目光打量过来,似乎很希望张周能往他们那边站,可惜现在张周已经考中贡士,回头参加完殿试就可以成为文臣,目前看来让张周去武勋那边,除非张周会参与到什么重大的战事,并取得功劳封爵。</p>

这种可能性,暂且看来是不存在的。</p>

随后皇帝到来。</p>

朝议开始。</p>

大臣行礼完毕,还没等大臣出来奏事,朱祐樘便指了指萧敬道:“说!”</p>

萧敬道:“虏入辽东开原等处,杀掠人畜,备御守备、都指挥王宗遇敌不前,右监丞黄延、守备指挥佥事焦元引兵不发致虏撤走,虽有事后追击,但未有斩获……”</p>

上来第一件事,就给了在场大臣一个迎头痛击。</p>

狄夷又犯境了。</p>

不过不是在三边,也不是在宣大,更不是在偏头关。</p>

还是在辽东。</p>

还是朵颜三卫。</p>

不过“辽东义州大捷”才刚发生还不到一个月,朝廷刚赏赐镇守太监任良、总兵官李杲、都御史张玉,一扭脸,朵颜三卫又来了!</p>

这是穷疯了?困兽犹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p>

朵颜三卫疯了吗?</p>

知道现在王威宁出镇西北,辽东没人,所以还敢来?他们不怕大明拿他们朵颜三卫当磨刀石吗?</p>

在萧敬将事公布之后,朱祐樘一脸恼恨之色道:“朵颜三卫前月才刚犯境,且在义州遇败绩,后有偏关之战扬大明国威,何以如今朵颜三卫敢再犯辽东开原?诸位卿家,难道大明九边防备之重,应该倾向于辽东了吗?”</p>

皇帝的话看起来是在问,但其实是在质询。</p>

你们给朕分析一下,朵颜三卫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上次来被杀得大败而归,又知道火筛都惨败了,还敢来?</p>

居然这次还让他们掠杀之后成功撤退了?大明辽东的官军都是窝囊废吗?</p>

马文升走出来道:“陛下,辽东义州之战果,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p>

还是马文升有经验,马上看出问题所在。</p>

既然朵颜三卫上次败了,现在还敢来,那不能说明朵颜三卫头铁,只能说明上次的战报有猫腻。</p>

说值得商榷,都是客气的。</p>

直接说虚报战功,更恰当。</p>

朱祐樘冷冷道:“朕在十多日前,已派人前去义州,协同巡察御史等查问义州战果之事,料想这几日,应该会有详细的奏报。”</p>

大臣们一下就犯迷糊了。</p>

我们才刚觉得辽东义州的战事结果有问题,陛下就已经派人去辽东查了?</p>

但刚过去的二月,朝廷在义州、偏关、延绥等处,接连有不错的战果传来,而义州又是打响了这次对狄夷全面压制的头炮,怎么陛下会对义州的战果怀疑这么大?</p>

“朕本还想等事情结果出了之后再说,现在朕也就明说了吧,早在月前,就有人跟朕提醒过,辽东之战或有虚报、杀良冒功等嫌疑,朕当时还不信,迟了多日之后才派人前去查探,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朵颜三卫去而复返,并屡屡犯辽东之境,若朕不做一些回应,显得大明边军羸弱,如何定三军军心?”</p>

朱祐樘当即便挑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