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出钱出力(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9个月前

----以前刮地三尺,现在开始刮地一丈啦!

但董昌言毫不在乎,自己只要办好差事,很快就能得到太师青睐,调往更加富庶的肥缺上,谁还在乎济州这个小地方啊!

“上差,钱也募到了,粮食也筹备好了。城内豪绅都在催我尽返款呢。怎么办?”

董昌言又到府衙后院来问计。

“返给他们。今夜就给他们分。

另外封装好十万贯,太师接我手信,已经从东京派来高手,要将十万贯运走,这个需要保密,免得再出差错,若是再出变故,你我连去沙门岛的机会都不会有。”

晁盖语气果决。

“这个当然已经提前装箱备好,万不敢耽误了太师大事。但是,剩下的钱真要分啊?”

二十万贯捐款,十万送给蔡太师,三万返给豪绅,剩下七万。

三七分成,就要分给豪绅两万一千贯!

我董昌言冒着大风险,顶着大骂名,凭本事赚了七万贯,结果这些豪绅顶着乐善好施的美名啥也不干就分我两万一千贯?

凭什么!

晁盖不用细想,看到董昌言的纠结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真是个愚蠢且贪婪的斯文败类。

不过这样的人,也更好掌控。

“心疼了?”

晁盖语气和蔼,像是个知心大哥哥。

“有些不忿罢了。”

董昌言调整了一下情绪。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这梁山老匪还没征讨呢,不宜和这些豪绅闹翻,以后还有用到他们的地方。”

晁盖轻声安慰道。

“谢上差,不,谢蔡兄安慰。每次与蔡兄交谈,就如沐春风,如鱼跃空。既能增长见识,又能解决疑惑。于是不自觉将您当兄长看待了。”

董昌言最近连去七姨太那儿的兴趣都减了,常常往晁盖屋里跑,来聆听教诲。

曾跑过几年业务的晁盖明白,这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病,得治。

“你我一见如故,以后便以兄弟相称吧。将来同在太师门下,也好有个照顾。”

推拉之术就和钓鱼一样,不能一味强拉硬拽,适当也要放松放松,给鱼儿一个错觉。

“兄长!”

董昌言热泪盈眶。

“贤弟!”

晁盖满脸欣慰。

“以后我敬兄长,情同骨肉,胜似同胞。”

董昌言双手一抱,一躬到底。

“以后我认你为弟,吉凶则彼此照应,贵贱则甘苦同情。”

晁盖发现自己现在谎话简直随口就来,脸色不红,心不乱跳,状若真实。

“叮,检测到符合条件天命源1人。”

“否,否,否。”

晁盖一惊,连忙否决。

晁盖渴望每天给自己提供天命值的人员增加,但这种已经被官场熏黑的斯文败类。晁盖还是不愿意跟他有太多因果牵连。

计议已定。

董昌言当晚便邀请豪绅,豪爽分钱。

豪绅很满意,觉得董大人信守承诺,又敛财有道。像这种投入之后,快速敛财的事情,多几次才好。

“大人,外面多有议论,追问我们何时去剿匪?总得有个章程。”

有豪绅提醒道。

“麻匪要剿,不剿不行。但具体时间,我自有计较。散了吧。”

董昌言不想跟这些抢了自己两万一千贯的家伙多言,想要尽快回去向晁盖问计。

赶走豪绅,董昌言找到晁盖询问下一步计划。

“不急。先稳一手。待太师的十万贯生辰纲运走之后再说。”

晁盖说完之后,继续看着董昌言。

“哦,看我这脑袋。兄长,剩下那四万九千贯,咱们怎么分?您自然应拿大头。”

董昌言醒悟过来,急忙拿出明细,让晁盖分配。

“这剿匪颇费人力,动员兵丁、衙役、农夫上千,就给他们分一千贯赏钱吧。剩下四万八千贯,你我二一添作五。如何?”

晁盖现在心越来越黑了。

“兄长慷慨!”

董昌言赞道:“只是那兵丁征缴贼寇,本就应当,一些皮紧的贱役和脸上刺字的贼配军而已。还给他们赏钱,是否太慷慨了。”

慷慨吗?

人家拿命去拼杀,连每人一贯钱都不愿给吗?

晁盖有点不理解这个时代官员们对兵丁们的态度。

算啦,这不正合我愿吗?本来就是想把他们当成运输大队长,越弱岂不越好?

“那就省下来,全部送给贤弟,听说你准备纳第八房小妾,就当是个贺礼。”

晁盖挥手将一千贯划给了董昌言。引得董昌言一阵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