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一讨梁山(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9个月前

“晁大哥是怎么做到的?

真乃神人也!”

当一天一夜赶路,武松把十二万四贯的钱财安全护送上梁山之后,众人纷纷赞叹。就连一向有智多星称号的吴用也是咂舌。

吴用吩咐道:“好了,各位。如今天王弄回大量钱财,我们资金充足,各位更应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

天王传信,济州府近日会有兵丁千人来围剿梁山,更有粮草万石随行。需要我们再演一场戏。

稍后我给大家分配任务,切莫露了马脚,坏了大事!”

梁山众将纷纷领命。

而此时,晁盖和董昌言正在知尹衙门对月小酌。

“生辰纲顺利送走,我和贤弟的小命算是保住了。但是,事情还不够漂亮,还不足以让太师眼前一亮。”

晁盖端起酒杯,轻嘬一口。慢慢给董昌言分析。

“兄长,该如何把事做的漂亮?”

董昌言对晁盖已经心服口服,一边添酒,一边问计。

“报捷杀绝贡献。”

晁盖以指沾酒,在桌面上写下了这六个大字。

“何解?”

董昌言求知若渴。

“首战要报捷,帮凶要杀绝,有钱才能有贡献。”

晁盖压低声音说道。

“这...我手下兵将能力一般,首战报捷怕有些悬?”

董昌言细细思索。

“初次出征,一定要有战果。我麾下精锐,早已买通梁山老匪亲信。大军到达之后,就能取老匪王麻子并黄泥岗匪徒七人首级回来报捷。我给你半道印信,你的心腹到达梁山水泊东岸扎营,自有人拿印信与他汇合。待拿下王麻子,就让大军攻寨,伐山破寨后回城报捷。”

晁盖继续说道。

“多谢兄长相助!若无兄长,只凭我手下那群酒囊饭袋,不知何日才能报捷。”

董昌言感谢道。

“有个王麻子的首级和破寨的捷报,贤弟不但能获得一个能力出众,能文能武的美誉,更能让那些因为捐款而愤愤不平的人息怒。一举两得。”

晁盖继续分许道:“但只有如此,还是不够。难道贤弟只想募捐一次就满足了吗?”

“这个,这个,哈哈,当然还是有些想要第二次的。”

董昌言也是个贪婪的。

“那这梁山贼寇就不能全灭,因为他们还有帮凶!在这些帮凶的协助下,梁山残匪袭杀领兵主将,攻破营寨,让我讨伐大业先胜而后败!可惜,可叹,可杀!”

晁盖继续给他推演。

“啊?那这些帮凶是谁?”

董昌言也入戏了,似乎真的为那些兵丁不忿,为帮凶恼怒。

“谁阻止我们第二次募捐,谁就是帮凶!”

晁盖点破关键。

“高,实在是高啊!”

董昌言哈哈大笑。

六月二十。晴。济州府团练大营。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祝各位旗开得胜,顺利而归。”

董知尹站在团练大营校场的高台上高声说道。

但是显然不怎么用心,随便说了几句之后,就让济州缉捕使何涛领兵出征。

“记住我昨夜的安排。”

在出征之际,董知尹悄悄又叮嘱了何涛一句。

“大人放心,流程我都晓得,绝对按照大人您的吩咐去办。”

何涛躬身一礼。之后率领自己麾下马、步、船三都人马三百人、八县抽调衙役两百人、后勤民夫五百人,共计千人,推着上百辆大车粮食,浩浩荡荡的赶赴梁山泊剿匪去了。

济州团练使黄安看那何涛威风凛凛的领兵千人远去,不禁有些吃味,对知尹说道:“大人,那何涛一缉捕盗贼的小吏,平时抓抓毛贼,吓吓无赖还行。如何有本事领兵攻打贼寇?还不如让我们团练营出征呢。”

何涛的缉捕使,是县城马步都头的上级,但依然属于吏,不属于官。

黄安的团练使,是县尉的上级,属于有品级的官员。

官员看不起小吏,黄安看不起何涛,向来如此。

董知尹瞟了黄安一眼,道:“稍安勿躁,先让小吏去试探一下虚实,将来或许还有团练营出马的机会。”

黄安闻言一愣。

黄安也是不久前带头捐款的豪绅一员,短短十日,不但捐款如数返还,还大赚了一笔。

他有点眼馋那剩下的捐款,还有征集的粮草。如果自己能作为征讨梁山的主将,各种克扣也能再捞一笔。

可惜这个肥差董知尹给了自己人何涛。

但听知尹大人的意思,此行可能不顺,将来还有机会,莫非?

黄安与知尹大人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不禁都微笑起来。

出征之时,晁盖没去凑什么热闹。他的人设是太师府派来督办的,当然要隐居幕后。

远远的看到大军出城,晁盖唤来陈威,叮嘱一番,让他骑马抄小路赶往梁山报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