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功成身退一(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9个月前

太子东宫

十五岁的赵桓,政和五年刚被立为太子。

遥望着艮岳方向,目光透露出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成熟。

静静的听完亲信太监讲述完百仙会的经过,心中暗道:“来了一个林灵素还不够,竟然又出现一个一页书。老家伙准备在位置上坐多久?道家已经被其所用,看来我也只能选择拉拢佛教了。”

太师府

老太师蔡京、御史中丞王黼、尚书右丞白时中和刚从西夏边境回来的童贯对坐。

本来还要邀请太尉高俅,但高府大门紧闭,说是高俅得了重病,一页书前辈又在府中潜修,为太尉调药,所以众人也不敢强求。

只见桌子上摆着一封带血的书信。

“此事属实?”

童贯也没想到,自己去西夏刚打了一个胜仗,回来扭头发现梁山泊这儿竟然又出现了一大股反贼。

“如此情真意切,当为属实。”

王黼点头道。

余深是目前的宰相,但道君皇帝不喜欢他,太师蔡京压制他,他现在完完全全就是个傀儡,反而王黼巴结蔡京,最有可能升为少宰,成为右宰相。

蔡京也捏着那封带血的信件,不禁赞叹道:“这个徐虎林是个人才啊。”

他自告奋勇前往郓城任职,是为忠。

用时三月,就将郓城打造的城防坚固、兵精将勇,是为能。

敢亲赴梁山,面训众贼,让贼羞愧难当,是为信。

小试锋芒,策划独龙岗之战,擒杀贼兵六千余人,缴获器械马匹无数,是为智。

郓城陷落,孤身驻守县衙,厉声斥贼,让县城毫无损毁,是为仁。

果然不愧是两榜进士,一身文人风骨。

如此人才若不重用,岂非让天下嘲笑我等用人不明?

我意提拔他担任一州知府,你们意下如何?”

众人纷纷附和,最后选择了曹州,拟提拔徐槐为曹州知府。

而打了败仗的云天彪则被连降三级,回家反省。围剿梁山大军暂由应天兵马都监宋仁统领,严查通敌的奸细。

公文拟好,暂且不提。

蔡京又对童贯道:“如今梁山晁盖越发肆虐,更有一群帮凶,不可再放任他们做大。道夫可有计策帮我?”

童贯为了讨好赵佶,把自己的字改成了道夫,道夫,道夫,道君陛下的清道夫嘛。

童贯听蔡京问起,略一思索,说道:“区区数千贼寇,并不足虑。之所以至今无功,无非原因有三,一是梁山泊水域宽广,没有舟师难以讨伐。这点我建议明年开春后在五丈河沿岸打造舟船,凑齐数量后顺流而下,进入水泊助战。”

“可!此事可行文让沿岸转运使负责。”

“其二,兵马不足。梁山方圆八百里,区区万人,难以布下天罗地网,所以我建议,除了京东西路兵马外,再调京东东路兵马助战。”

“可,我会立刻行文青州知府慕容彦达,让他尽快准备。”

青州知府兼任京东东路的安抚使,跟应天知府崔浩兼任京东西路的安抚使一样。

“其三,没有良将指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些地方禁军的将领承平日久,都已堕落,面对区区贼寇都束手无策。根本无法跟边境厮杀的将校相提并论。

所以,我举荐一将,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呼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见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可授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锐军士,战船战船造好以后,扫清山寨,班师还朝。”

“可,如此良将定当重用。”

蔡京现在是恨死了晁盖,先是劫了自家生辰纲,又杀了三波自己派去山东的府干,更是以太师横征暴敛为由举起反旗。

我特么招你惹你了,若晁盖敢出面在我面前,非殴他三拳,问问他,为何非要跟老夫死磕!

每一次晁盖胜利,就像是在蔡京脸上打一耳光。现在京城竟然还流传起了歌颂晁盖的评书话本,简直岂有此理!

如此贼寇不尽快剿灭,等着过完年,再过中元节么?

朝廷的颜面不能丢啊!

忠臣徐虎林的血不能白流啊!

老夫的脸面更是不能继续被他这样踩啊!

众人计议已定,便形成公文,呈给徽宗皇帝批阅。

赵佶半夜时分接到奏章,也没细看,朱笔画了两个圈,

这晁盖是谁?哦,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草莽到死为蛇头”的家伙嘛。

不重要,朝廷养着八十万禁军,还剿灭不了小小梁山?还是明日去找一页书前辈请教修仙重要!

唉,世间之人若都能如一页书前辈这般,为我送宝,为我着想,那该多好。

徽宗赵佶暗暗的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