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改土归流(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4个月前

“神策、武威、千牛、射声四军暂时休整。”</p>

这四支部队立功甚多,早就该满编修整了。但扩充的兵源,还需稍等。</p>

“得令!”</p>

曲端、吴玠、刘法、王进躬身领命。</p>

在晁盖整备各军时,大越国被华夏攻破,割地赔款的消息传遍周边几国,引起了他们的震动。</p>

占婆、高棉、大越三个国家经常互相攻伐,但他们都名义上都向大宋进行过上贡称臣。占婆和高棉听闻华夏以“大宋属国乃我仇敌”的理由入侵,立刻反应过来,如今大宋这条船已经破了,得重新找艘新船搭上。</p>

于是,两国纷纷派遣使者到邕州前来朝贡。</p>

晁盖倒也来者不拒,贡品收下,口头勉励一番,就将他们赶走了。这倒让占婆和高棉使者面面相觑,不应该回馈我们大量金银、丝绸、瓷器么?</p>

“没有回礼的国度,可是会被梵天神王诅咒的!”</p>

占婆和高棉都是梵语国度,没占到便宜,怏怏不乐。</p>

晁盖对这些国度并不感冒,迟早都是被征服的地方,有什么好在意的。而且,花钱买面子的事情他也懒得做。</p>

之后赶来的是大理国使者。</p>

大理是儒家汉语国度,全国人口三百多万,兵力十万余。但曾被大宋在1017年和1086年两次攻破大理国都,其实都是大理主动退让,均未发生过激烈战斗。而大理国也用这种以柔克刚,遁入大山的策略,保存了实力,保护了国祚。一直到1247年,才被蒙古彻底攻灭。</p>

大理国秉持着不与大国相争的策略,后来成为了大宋重要的贸易伙伴。大理产滇马,是大宋重要的战马来源地。大理国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铜、铁成为了北宋大量进行收购的重要特产品。大理国的冶铁制造业也很发达,非常善于打造质地精良、异常锋利的刀剑等武器,这些也成为了北宋方面大量采购的产品。</p>

可以说,与大宋接壤的大理国,是大宋南方最重要的藩属国。但大理国心里也很纠结,大宋强大了,他们害怕大宋入侵。大宋衰弱了,害怕大宋保护不了他们。</p>

尤其是杜壆的天柱军驻扎在大理国边境之后,大理国主段和誉立刻向大宋发出求助文书,但却如石沉大海。</p>

苦苦等了四个月,没有等到大宋援军,却等到了华夏军团南下攻破大越国都,让其割地赔款的消息。这可让大理国上下又不淡定了。</p>

大理和大越即是邻居,也是对手,双方实力半斤八两。大越如此干脆的跪了,他们大理能好到哪里去?难道华夏攻来之后,依然弃城而逃,进入十万大山中躲避么?</p>

经过大理群臣一番讨论,既然大宋靠不住,干脆改投华夏吧。这才有了大理使者前来纳贡的一幕。</p>

晁盖目前尚无灭亡大理的计划,因为现在南方人口太少,地广人稀,诺大的广南西路,却只有120万人口;夔州路只有人口124万;广南东路也只有290万人口。其中汉人不足一半,这便是战争潜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不足。</p>

再加上已经拿下交趾数州作为南方移民和军功授田的封地。攻破大理的需求不大,而且占领之后又要与吐蕃、高棉、蒲甘王国接壤,边境线增加,戍守部队又要增加。</p>

倒不如先留着大理国作为一个缓冲区。</p>

所以,晁盖欣然接纳了大理国的朝贡,并建议在边境重开榷场,继续开展贸易。滇马虽然矮小,但是耐力好,适合南方丘陵地区翻山越岭。而且大理国的铜、铁、粮食,华夏也很需要。</p>

确定好一些细节之后,大理使者满载而归。</p>

之后,原本向大宋上贡的各羁縻州南蛮首领,也开始改弦易帜,纷纷前来拜见上贡。当年大宋派狄青和郭逵两次南下,让各南蛮首领见识到大宋的强大,老实了许多年。现在华夏拿大越国开刀,再次展现武力,让诸蛮意识到,大宋没了,华夏依然强盛。</p>

对于国内这些羁縻州,晁盖则要高冷的多,并没有亲自接见,只是赏赐了不少财物。先稳住他们,再徐徐图之。</p>

所谓的羁縻州,就是承认某些南蛮部落对该州的统治权,而该部落付出的,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贡和口头臣服。</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