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天启八年(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4个月前

李纲坐镇长安,每天最苦恼的就是又得调拨粮食和军械物资给三千里外的西征军送去!幸好华夏整体富足,川蜀、汉中的钱粮都直接运送到长安,加上这两年开始,关中、延绥、宁夏的赋税也开始缴纳,以千万人口缴纳的赋税供应二十五万西征军的物资,还是足够的。</p>

难的是在运输上。</p>

为了给西域运送物资,这条三千里的道路上,多达五十余万的辅兵在做后勤工作。辅兵也需要吃喝,那物资消耗相当于增加了两倍。当年大秦与赵国打长平之战时,也不过如此吧!</p>

李纲已经多次上书,向晁盖讲述西征的困难,请求陛下想办法,长此下去,关中经济难以承受。</p>

晁盖对此早有预料,并想到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开垦西域农田和提升交通速度两策并举。</p>

策略一、开垦西域农田,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能有效缓解运输压力。</p>

后世的西域开拓兵团,驻扎西域后,不仅大规模开荒造田,还兴修水利。兵团沿着西域数十条河流,修建起大小水库105座,开掘渠道4470多条,开垦土地150万亩,极大的缓解了当地驻军的粮食问题。</p>

这150万亩耕地如果开发出来,可以养兵多少呢?简单计算一下。</p>

大宋时期,五谷产量:</p>

水稻亩产270斤,约是4.5石,</p>

小麦亩产120斤,约是2石,</p>

粟米亩产240斤,约是4石,</p>

大豆亩产300斤,约是5石,</p>

高梁亩产300斤,约是5石。</p>

大宋顶峰期拥有耕地6.8亿亩,巅峰期每年可征收农税4600万石粮食。</p>

经过八年发展,如今五谷中水稻和小麦产量有了巨大提高。</p>

随着交趾臣服,占城纳贡,占城稻被引入华夏之后,水稻产量提升到了亩产400斤,而且在江南可以一年两熟,岭南则可做到一年三熟。是华夏不折不扣的第一主粮。</p>

小麦作为五谷中产量最低的一个,却又是北方最不可或缺的一种作物,原因就在于它可以秋季播种,夏初收获,是唯一可越冬的农作物。而且小麦粉口感极佳,即便产量低也不愿放弃。这八年来,经过系统选育良种,挖掘水渠灌溉,圈养家猪收集粪便,推广新型深耕农具,小麦的产量从120斤亩产,提升到了240斤,翻了一倍。即便距离后世动不动亩产一千的良种还有很大差距,却也让百姓高呼天道庇佑了。</p>

而粟米、大豆、高梁的产量则难有大的提升。且面临严重的挑战。</p>

新引进的玉米、土豆、红薯,等经过系统兑换出来的种子,自带改良效果,虽未达到后世那种亩产高度,但是产量也非常高。</p>

玉米亩产800斤,约是13石。</p>

土豆亩产1200斤,约是20石。</p>

红薯亩产2000斤,约是33石。</p>

这种碾压性的产量,让三种作物推广迅速。玉米茎叶粗大,还可以作为畜牧饲料,因此在蒙古草原、东北平原地带广泛种植;而土豆和红薯可以在山坡、河套、黄土高原等半沙化地带种植,不用占用平原良田。</p>

作为西域来说,那里的地域特性,比较适合种植玉米和小麦,实现两年三熟。还有土豆和红薯,在半荒地也可种植。还可以间种大豆、棉花。</p>

玉米亩产13石,150万亩的产量就足够养兵150万人。但是玉米面的口感不佳,冬小麦亩产2石,150万亩也能产300万石,和玉米面掺和着吃,又能养兵30万。</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