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超越宗师的天赋(2 / 2)

大隋秦王 清河云上 0 字 10个月前

至于指点武艺,估计自己身上怕是没什么用,识海内的“黑洞”不管消失了没有,还有足底的热流,都不能和别人说起。

他旁敲侧击问过石进,石进等人练习步战之法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热流啊、气感啊之类的东西,可见自己身上发生的状况,不是步战之法带来的。

这些事情不能与别人分享,还是要保守秘密的,免得被别人当成怪物,亦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陷害。

所以啊,无论听到石进说的顿悟,还是崔长风说的天人合一,他都觉得无所谓,反正你们猜不到我是穿越来的。

……

大兴城皇宫,大兴殿上。

早朝议事完毕,皇帝杨广留下臣子们,宴请大家。

杨广在最上位上,下面分坐着几个大臣。左手第一个,是个长冉的俊美中年人,一身王袍在身,不知道是哪个王爷。

其他座位上,赫然有宇文述、杨素、虞世基、曾文忠等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个文臣和将军打扮的武将。

此时宴毕,内官和宫女们上来把残羹撤下,清理好桌子,奉上了茶水。

杨广放下茶盏,对着诸位大臣道:“邗沟通渠之事,务必保证明天开春之前完工,此系国本所在,还需诸位爱卿通力协作,为天下千秋大计。”

众臣子称喏。

只听杨广继续说道:“今日还有一事,跟众爱卿商议,还请诸爱卿各抒己见。秦王嫡子杨浩,自幼失怙,如今年纪将满十四,对于封爵之事,爱卿们有何意见?”

众臣子一时间互相看了几眼,并没有抢着发言。

杨广似料到臣子们的反应,微笑着看向虞世基,问道:“虞卿,有何高见?”

虞世基沉吟片刻,清矍的面孔上,露出慎重思考的神色,缓缓道:“回禀圣上,先帝对秦王府之事,所做裁决并无偏颇,依臣之见,当属公允。然圣上仁慈,有所不忍,此乃人之常情,怜悯杨浩孤苦,可以酌情恩赐。留待秦王遗孤成人,日后若有功劳,亦可封赏。”

杨广不置可否,转头对着端坐在位上的宇文述,笑眯眯道:“许国公,觉得虞卿此言如何?”

宇文述睁开浑浊的双目,朝着杨广躬身行礼,说道:“回圣上,老臣认为当年之事,先帝已经惩罚过了。秦王俊忠厚早逝,其嫡子并无过错,理应承继秦王爵位。”

杨素在一边听着,心中暗骂道:“真是个老狐狸!要不是你孙子宇文承基先行挑衅那杨浩,恐怕今日你便要落井下石,附和虞世基之语了。现在装出赞同封爵的姿态来,纯粹是以退为进。”

杨浩打宇文如意和杨元丰一事,原本两家是可以挺直腰杆的,对于杨浩封爵之事,可以稍微中立一些,甚至出一些反对意见都没有问题。

但现在,被宇文承基那么一闹,宇文述须得避嫌挟私报复,不好反对封爵。同样的,他杨素也不能显得小气,更不适合站出来反对了。

所以,在皇帝点名之前,他只有装聋作哑。

一时间大兴殿中有些安静。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

“陛下,杨浩封爵,臣以为不妥!”

杨广闻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是一个枯瘦的国子寺学官,好像是姓夏。

很多大臣也怔住了:“此人是谁,居然跳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