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右军的蜕变(2 / 2)

大隋秦王 清河云上 0 字 10个月前

总的来说,杨浩的军讲不拘泥于传统兵法,包含了战略、战术两大方面,互相穿插,自成体系。已经定下来的讲授课目,包括《战略治军》、《治兵概要》、《军纪维护》、《右军组织纪要》、《右军指挥艺术》等,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性、专业性更强的《侦查理论》、《痕迹勘验学》、《信息情报》、《突发意外处理》

《擒拿格斗》等。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前世杨浩在警校所学,结合了古代冷兵器兵法大家的既成之论,重新编成了这样一套学习体系。

“原来如此!杨将军强调的军纪八法,竟然是这样的用意!右军各营的练兵、治军之法,我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谁能够做到了,哪怕是张须陀、宇文述等成名已久的名将也难以媲美!”

七营的校尉沈光听了几乎一整天的课,欲罢不能,原先对‘军纪八法’还有些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下子完全通透了、理解了,心中对杨浩的崇拜更上一层楼!

“杨将军与我年纪相仿,甚至还要小一些,居然有如此见识和韬略!简直是神人!”

连连的感慨之中,其实与沈光同样心思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天呐!杨浩竟然是这般的人物……我到底还要不要替豫章王传递信息呢……”

人群之中藏着一个身影,听着杨浩的讲解,眼睛不停闪烁着。良久之后,眼底浮现出犹豫之色来。

作战训练部虽然有讨论环节,但是大多是武官军士们心里有疑惑向杨浩提问,真正能跟杨浩站在同一高度讨论的,几乎没有!

毕竟杨浩站在一千多年的历史累积起来的绝顶之处,所讲的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真理。

对于这一切,杨浩没有骄傲自得,更没有看不起手底下这些普通的大隋军人。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占了穿越的便利,才造成了他看似天赋极高的错觉。实际上,杨浩前生不过是中人之姿,并非天才。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与教授国子寺的同学以及孙行算学、基础科学一样,杨浩讲授治军练兵之道,也是怕自己穿越久了,前世的东西都忘光了。

骁果右军不过是恰逢其会。

如果没有来到骁果军,可能杨浩也会在某个时间点,把这些东西教给秦叔宝或者穆离。

如今这个机会,显然是极好的。

沈光是极为好学的,几乎每次开讲都会到场,而且一直从早上听到下午,甚至逗留在作战训练部,听杨浩向斥候兵们讲解擒拿格斗、侦察反侦察。

短短时间之内,骁果右军迅速成长起来。

这种成长更多的是体现在气质上,而这种气质有着深刻的杨浩的烙印。

对于这些变化,体会更深刻的人是秦叔宝。

秦叔宝在右骁卫呆过几年,跟随杨浩,一度还非常的抵触。

然而现在他看到这支骁果右军,方知自己以前的幼稚是多么的可笑!

“右骁卫已经是天下精锐之师了,但是在骁果右军面前,犹如一只羊面对着猛虎,唯一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

秦叔宝心中暗暗比对着骁果右军和右骁卫的战斗力,最后不得不苦笑着承认右骁卫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心中对杨浩的仰慕,再次升到一个极点。

一日清晨,杨浩在给右军的武官们讲课,穆离在旁边做着笔录。

为了讲课方便,作战训练部里竖起了几块黑石板。杨浩找人制作了粗糙的石膏粉笔,把书写便利性提高了一个层次,讲课也变得更加容易。

正在讲解隐秘情报传递的时候,帐外的值守军士进来禀报:“将军,营外来了一辆马车探访,说是秦王府的人。”

“哦?我这就去”

杨浩闻言心中一动,暗忖难道是家中有什么事?一念及此,丢下粉笔,吩咐听课的人自行讨论,匆匆出了营帐。

穆离听了也是一愣,跟在杨浩后面追随而去。

自从到了骁果军营中,杨浩严格约束自己,两个多月间,也只回府了一次,拿了一些更换的衣物以及交待一番府里众人。带渊瓷英和小鸾随侍的初衷,几乎完全没有达到。

这是杨浩决定的。军营之中就该严格治军,连他自己也不能例外,否则带着娇妾美婢,难免会损失威严法度。

“会是什么事呢?”

杨浩一路上猜疑不定,心中涌起了淡淡的不安。

他嘱咐过府里的人,没有紧急情况不要来军营找他。

看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