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O回博望侯2使西域(1 / 2)

秦汉戮 小辰泽 0 字 10个月前

 张骞想起在大夏见到蜀布的情况,适时的提了一个建议。

经略西南,打通到达身毒的道路,再由身毒到达大夏,向西域诸国通使,这样可避免经过匈奴和羌地。西域诸国贪图大汉的财物,重赂之下,必能成为大汉的番邦属臣。

刘彻听从了张骞的建议,对于万国臣服,四海来朝,传播文明,相信没有一个帝王,会经得起它的诱惑。这可是流芳千古的盛事。

刘彻自然也不能例外,他重新拟定了搁置许久的开发西南的计划,由张骞任总使,派人从蜀犍为出发,人分四路,向西南方的身毒进发。

张骞踌躇满志地等待着南方传来的好消息,因为据使者发回的消息,他们已经南行上千里,如果估计不差,再有月余,就能到达神秘的身毒国了。然而,就在这时,却传来了令张骞震惊的噩耗。

出使的队伍在昆明被阻挡了下来,汉使被杀,众人停滞不前。最为头疼的是,昆明的蛮夷部落各自为政,并没有统一的君主,他们见财物就抢,见生人即杀,如果派军队前去,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藏身于群山密林之中,结寨而居,恃险而守,只会消耗自己的力量,却拿他们没任何办法。

张骞费尽心思,几年过去,却始终无法打通这一带的道路。

元朔六年(前123年),张骞获得了新的任命,刘彻任命他为校尉,随卫青出征。在张骞的帮助下,大军在草原中总是能找到水草丰美的地方,为卫司令的大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张骞因功被封为博望侯,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也是刘彻对于张骞最为精准的评价。

两年之后,元狩二年(前121年),张骞再一次奉命出征,与李广出右北平进兵,却不想李广留下张骞殿后,而李广轻兵冒进,中了匈奴埋伏,损失惨重。后来,张骞救兵赶到,与匈奴大战一场,匈奴撤围而去,张骞所部兵困马乏,未能追击。

此役,张骞论罪贬为平民。张骞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位伟大的探索者脱下军装之后,会再一次踏上伟大的征程!

而他的第二次旅程,会是怎样地艰险?没有人能回答,包括他自己,博望侯。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说服了刘彻,他的建议是联合被迫臣服匈奴的乌孙,并劝他们回归故土,断匈奴‘右臂’。

刘彻的答复很爽快,他任命张骞为中郎将,调拨随从三百人,金币布帛数以万计,令他择日再一次出使西域。

怪不得刘彻大方,他能下这么大的血本,是算过账的,前几年对匈奴的大胜虽然让匈奴大伤元气,但离彻底打垮它还相去甚远,西域诸国还臣服在它的脚下,这个庞然大物仍能源源不断地从它的藩国中获得补给。换句话说,切断匈奴的补给源才是制胜之本,打打杀杀解决得了一时,却动摇不了匈奴的国本。

所以,张骞的建议恰好与刘彻的长远战略不谋而合。“出发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张骞用力地点了点头,一如他年轻时候的坚定。他向刘彻三叩九拜,起来之后,长安城内便响起雄壮的送行号角。

刘彻望着张骞的背影,禁不住泪眼婆娑,前次一走,君臣一别十年之久,真不知道这一次,他是否能安然回来?或许…

刘彻不敢继续往下想,如果说卫青和霍去病是他的铁拳,那张骞便是他的眼睛,也正因如此,他给了张骞‘博望’的封号,广博瞻望既是给张骞的,也是给刘彻自己的。

他与张骞亦师亦友,也许只有远离朝廷的人,才能跟他成为朋友,如今望着友人远行,刘彻竟然有丝不舍。他登上城楼,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一抹斜阳之下。

张骞始终不敢回头一望,他知道皇上定然还站在不远处。张骞何尝不留恋故土,何尝不留恋家园,何尝不愿意留在皇上身边,可是,再多的不舍也远不如肩上的使命。

他一旦踏上旅途,便不会停歇。

这就是张骞,华夏民族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勇敢使者。对于第二次出使,张骞的把握更大了些,毕竟前一次是在两眼一摸黑的旅程中行进的,而数十年的塞外生活,铸就了他丰富的西域知识。

他可以根据动物的粪便辨别水草的方位,他也可以看着天上的云彩得出风暴与飞沙降临的时刻。而且对于如何避开匈奴的哨骑,他也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不管怎样,恶劣的环境还是让不少人倒下了,张骞的努力和经验只是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旅途仍然是千辛万苦,张骞对于这些早已有所准备,他不担心能否顺利到达乌孙,他所担心的是能否顺利说服乌孙君王与大汉结盟。一路担心,乌孙国到了。

张骞顺利地见到了乌孙王昆莫,乌孙王以单于礼接待了张骞,这让张骞有些尴尬,后来他转念一想,乌孙王如此屈尊降贵,除了贪图大汉的财物,定然别有内情。

张骞顺水推舟把财物赐给了乌孙王,并表示只要乌孙王能回归故土,大汉一定会尽力照顾你们。乌孙王面露难色,煞有介事召集大臣讨论,却东拉西扯没有一个结论。

张骞派人暗中了解,原来乌孙国正值内乱,昆莫的子孙将乌孙国一分为三,昆莫根本不敢单独作出投奔大汉的决策。

张骞决定留在乌孙静观其变,另外,再派副使出使西域诸国如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鰛及诸旁国。

应该说,张骞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从此,丝绸之路上响起了博望侯的名号。

最为关键的是,副使以博望侯的名义出使,与张骞前一次出使相比,这一次带去了大量的大汉财物,让西域诸国十分震动,与大汉通使甚至通商的热情迅速被激发起来。

四年后,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带着数十个乌孙使者回到长安。张骞的回来再一次震动了朝野,而他带来的数十个典型的异域民族使者也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快看,那些人长得好奇怪啊!”

“长得奇怪,穿得衣服也很奇怪!”

“我看他们怎么个个都凶神恶煞的,好吓人的。”

“咯咯咯…快来看哪”

长安的百姓第一次见到异域人种,少不了争相一睹,不过,他们不会想到,从此之后,这会成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