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黑虎目张(2 / 2)

“包搁这胡求喷!”赵匡胤脸上怒火未退,“那老子在哪和你说话,阴曹地府吗!”

“如果陛下说的阴曹地府就是死后去的地方,那此地就是阴曹地府。”

“那……那你说阴曹地府里也有开封府!”

赵普没回话。赵光义还跪在地上,汗涔涔地流着,滴到地上。

赵匡胤的脸不再红了。他脸变得很黑。

他的脸本来就很黑,但这时却更黑了。黑的像个死人。

他记起来了,他以前就死了。死因是……

他扫了一眼赵光义,眼睛里似乎有着火焰。

赵光义与他的目光相接触,浑身一软,跪在下面根本不敢抬头。

赵匡胤死死地盯着跪在下面的赵光义。如果自己还活着,关于光义的斧头,他怎么都会想再说些什么——但自己已经死了。而且还有挺多事没做的,北边的仗还没打完,契丹人也没摆平。作为开国之君,做的事不算少,但也不够多吧。

转念一想,自己做了皇帝,好像还打下了不小的地方。自己做皇帝也算规矩,和其他不成器的家伙比算不错了。就算柴大哥活着,也不一定做得这么好。

现在,自己死了,光义也死了,连赵普这个老狐狸也死了。自己今日真是泉下有知,也不孤单,说不定父母也在,自己一生功业,又能在二老面前夸赞一番。

赵匡胤心中百转千回,算是释然了。再看赵光义还跪着,地上竟能看到一摊汗水,而赵普不知何时,已走近了些,立着没说话,看来在等他想明白。

“罢了,死了就死了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赵匡胤摆了摆手,示意弟弟站起来。“谁不是要死的呢,光义?只是我们的死因不一样而已。你也是死了?看来日子过了不少了啊。”

赵光义没有起身。赵普在一旁却提醒道:“陛下还是该自称朕,不能乱了礼制。”

“人死都死了,还讲那些弯弯绕绕的,老赵你累不累。”想通了的赵匡胤大咧咧起来,“光义你起来吧,人都死了,还畏手畏脚的,丢不丢人。”

“皇兄,”赵光义抬起头,仿佛下了大决心,拿定主意,还是把话说出了口:“皇兄昔日的嘱托……都是臣弟的糊涂,臣……万死难赎,请……皇兄……”

“什么糊涂不糊涂,死人说的话,不被活人放在心上,再正常不过了。”赵匡胤打断了他的话,全然没有弟弟的紧张,“说你胆子小吧,你连哥哥我都敢下手;说你胆子大吧,你现在这是什么样子?哥哥又不会吃了你——就算哥哥会吃了你,人都死了,事都做了,还怕下油锅?”

“臣……请皇兄治罪。”

“免罪免罪。”赵匡胤觉得纠缠,干脆转过头问赵普,“诶,老赵,你说这阴曹地府光景也不错,开封府都有鼻子有眼的,老子早就知道那些秃驴说假话……”

“陛下,此方天地虽然非阳间之世,但也不像佛道说的众人往生之所。”

“哦?怎么……”赵匡胤挠了挠头,“不是说什么不管贵贱,死了就都去阴间喝汤么?”

“轮回之事,微臣不明,”赵普又走近了些,“但此方天地,不是芸芸众生的最后归宿。”

“那是什么?”

“此方天地,只属于英雄!”一改古井无波的语气,这个文士胸中豪气激荡开来:“微臣来时,他们告诉我,此方天地,唤作——血、色、衣、冠!”

此时此刻,在开封,在洛阳,在金陵,在成都……四十余座大城之内,类似的话语反复重现,即便是英雄人物,亦难掩人生百态:有人握着属下的手放声大笑;有人看着昔日的同僚横眉冷对;有人相顾无言;有人默默垂泪……

三千年中华史籍,无数风流人物。

这里,是另一个天地,是时空的交错,是本来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这里,是各个时代英雄豪杰的舞台,自春秋战国起,直至朱明。

这里,即将化作一个新的战场。

有诗词道:

风雨华夏血春秋,今朝把酒忆还休

王侯业历碎竹简,将相功名残土丘

唐汉应悔廷中乱,宋明犹难塞外酋

千年故纸空读尽,恨把衣冠祭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