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观(2 / 2)

我必须要回家!

刘勍和范居植两人强稳住了阵脚,官军们看了看周围的悍匪们,有些胆寒,传说中的百余人怎么变得如此之多。

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所有事物都是在不停地变化发展之中的。

当初围困象山时或许只有百余人,但攻陷象山后还有这一路上,裘甫的队伍是在不停地扩大着,而且扩大了很多,有同行(私盐贩子)、流民、穷苦老百姓,大家操起了家伙跟着裘甫一起干,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那就是混口饭吃。

前来剿匪的官军们很快发现,自己竟已经陷入了对方的包围之中,周边不断地涌出来匪徒们的人影,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诡异迷离。

官兵们握紧了手中浸汗的兵器,拼了吧!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线生机。

裘甫也紧张地握了握手中的利刃,拼了吧!他猛地向前踏了一步,在心里对自己说,剡县,我回来了!

一场血与肉的搏杀,双方在白刃丛中消耗着对方的生命,在嘶吼、哀痛声中,鲜血渐渐浸湿了地面,空气中泛着一股令人作呕的甜腥。

夜色渐浓,桐柏观前的拼杀结果渐渐明朗了起来,官军们的有效防御最终还是未能组织起来,几经厮杀,颓势最终成为定局。

为了活命,绝望的人们开始放弃了抵抗,选择了突围逃跑,而裘甫方面自然不会放弃这场追击斩杀官军的良机。

官军如同溃败的堤岸,再也无人能控制得住奔亡的人们,大家在跌撞之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生路。

值此败乱之际,绝望的范居植满身浴血地砍杀了数个贼匪之后,被数名贼匪一并插住了腰间钉在树下。

重伤之际,范居植悲愤地仰天大吼道:“台州军何在啊?”

可回答他的只有漫山遍野的厮杀声以及猎猎的山风声,还有一枚不知何处射来的冷箭。(春,正月,乙卯,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范居植死,刘勍仅以身免。)

台州军或许并没有出现在这次战役中,或许提前被裘甫歼灭了,史书上并未提及。

因为象山县隶属台州,裘甫起事后,立即负责平乱的本应该是台州,而书中官军屡败,应该就是台州军。

隔壁明州的反应也很说明问题,叛军过境之时明州城门昼闭,大家对于叛乱的应对方法,那就是各自为守,台州恐慌之下撤去外面微薄守卫力量,全力保住台州城的可能性很大。

但若台州军擅自撤军之后,毫不知情的越州军便陷入了一个极度危险的境地。

当丢盔弃甲的刘勍仓皇逃回越州之时,郑祇德才意识到,局势有些失控了,恐慌如同阴云一样顿时笼罩在其心头。

当郑祇德听完部将的回报之后,便立即下达了一个紧急的命令——越州城辖下的新兵立即全体待命。

此刻,郑祇德像折本的赌徒一般,两眼泛红,犹豫再三之后,拿出了手中的这个不确定的筹码,想去搏一个未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