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南(2 / 2)

“你们从徐州来岭南时,本官不记得你们带什么兵械了,都是本官统一调拨的,走时理应交还回桂管府库。至于你们携带桂管府库的兵械,本官已连夜差人替你们还回去了,毕竟那边也不富裕啊!”李丛阴阳怪气地说着,一脸奚落的表情看着众人,他确实有这个底气,因为其身后跟着的是一队装备齐整的卫军,城楼上众多弓箭手更是弯弧备发。

“被涮了!”徐州戍卒这才明白被这位老领导给阴了,关键还说不出理来,己方理亏在先,还是赶紧走吧,庞勋等人看着李丛身后军伍的架势,知道再留下去准讨不了好果子吃,于是便匆匆离去了。

看着徐州军卒们一脸抑郁,如同丧家之犬般仓惶离去,李丛的心里面才感到了一丝惬意。

李丛搞这一把,自己舒坦了,可把徐州戍卒们给伤着了,这批人本来就敏感脆弱的心理,一下子变得彻底凌乱了,平日里连看勅使张敬思的眼神也都带着点提防之色。

信用都去哪了?连代表朝廷的高品宦官都能合着地方摆自己一刀,那么赦免到底是真是假还真需要商榷一番了。

从李丛处仓惶离去,一路北行,戍卒们名义上还是朝廷赦免的徐州军卒,但这些人们的心已经开始狐疑不定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站在洞庭湖畔,君山隐隐,向北便是山南东道的地境了,与江南西道两者间横亘着一条蜿蜒曲折的澄练,大江滚滚东去,日夜不停。

此时的戍卒们正面临着一个难题,下一步该向哪里走?前面也说过,理论上过了湖南就应该直接进入山南东道的境地了,可是问题是这位山南东道节度使大人可不是一个善茬。

他就是我们前面曾提及过的崔铉崔大人,这位崔大人不但曾位列宰辅而且善于治军,还有一个拿手好戏那就是平叛。

想当年崔铉领军平叛宣州军乱那可是威震东南,当时随同其一起平叛的有一位搭档,想必您还没有忘记,他的名字叫温璋。

温璋就是后来被徐州银刀军赶走的那位节度使,因此作为温璋的老领导,崔铉对这群徐州作乱的戍卒是一丝好感都没有,他虽不能拒绝对方入境,但以其的身份也完全可以給对方使使脸色,崔铉将沿江要塞军港布置好重兵,兵甲齐整,刀剑出鞘,严阵以待地热烈欢迎这些戍卒的到来。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看到明晃晃的刀枪剑戟阵仗,这些徐州军士那还不直接吓呆了,小腿肚子直抽筋,这哪里是借路的姿态,明显要一网成擒的模样。

吓着了,怎么办?那就不去招惹他了,咱们改路吧,惹不起我还躲躲不起么我?

调转船头,这些徐州戍卒们沿着长江向东而去,转入淮南境内,顺着长江东行,在扬州沿着运河河道北转,最后再进入泗水水道中回还徐州。

这条道路比较远,但至少安全些,因为此时担任淮南节度使的人是令狐绹。

令狐绹能在唐宣宗手下干了十几年的宰相,却毫无建树,凭借的最大法宝就是一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思想在朝廷宫斗中或许有一席之地,但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怯懦和文弱,也难怪徐州士卒们会坚定地改向东行,因为他们至少认为,令狐绹还是不会下得了这个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