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局(2 / 2)

这只黑手就是宦官集团。

数次军事及平叛的胜利,使得唐帝燃起了雄心勃勃的复兴之梦,皇权与宦官执掌的军权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有了宪宗、敬宗的教训,再通过毒害、暗杀的手段做掉皇帝已经不那么容易了,而已经熟练掌握朝局而且威隆日盛的皇帝也不可能被轻易逼宫废黜,毕竟以前也没有先例,宦官们从名义上还是皇帝的家奴,放在台面上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废黜皇帝,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吧。这群表面谦恭卑微的人们,内心正孕育着反击的计划。

首先借着徐泗大捷,为宦系培养出的康承训力争强藩位置,晚唐时期出于巩固己方权力的考虑,皇帝和宦官在地方大员的任命中进行着激烈的角力,在外有一个自己的人,手控军权,地控一方,自己在朝局里面说话就更有底气,腰板就更挺直。唐代历史上皇权和宦系交锋之中,外面的强藩对朝廷的影响不容忽视,宦官曾经想冒天下之大不违废掉唐文宗,但被不远的昭义节度使一封上书直接就吓得打消了念头,书中文风很简约但是很粗旷,大致就是,大哥,是不是真有人欺负你,需要不需要我立即提兵进京跟你聊聊。

康承训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河东节度使这个重要的位置,但是还没等屁股坐稳,就被皇帝支持下的文管集团口诛笔伐地撵了下来,黯然收场。

第一场宦官败。

很快宦官集团便扳回一局,定边节度使李师望是文官出身,作为台州刺史参与了平定裘浦的叛乱,在此期间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后来在凤翔历练几年后,便被任命为新任的定边军节度使。这是在皇帝的首肯下,文官集团推出的一名军事人才,大家对其寄托了厚望。

本想着南诏之前在交趾被揍的鼻青脸肿,应该硬气不起来了,李师望采取的边疆政策是强硬对待南诏,谁知道南诏这边的酋龙顿时上火了,干不过高骈,人家太猛,咱认了,现在你李师望算什么玩意,也来蹬鼻子上脸了。

打,攒了一肚子火的酋龙立即下令攻打定边军,李师望的抵抗顿时显得很无力,原因很简单,部署边将、周边西川所属将领,那都是宦系人马,看热闹还来不及,谁有心情去帮你,偶尔顺势落个石头之类的还是有的。

定边军顿时陷入了糜烂的态势,文官系的武将代表就这样灰头土脸的被调任回京。

第二场文官败。

宦官们深知皇帝的态度是最终决定成败的关键,皇帝现在一心要励精图治,那就要拿宦官开刀,那么怎么才能让其放弃振作图强,同时冷落疏远与文管集团的关系呢?

那就割裂他们之间的重要纽带吧,宦官的目光同时盯向了一个人,同昌公主。

这位温婉的女子此刻还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丝毫不知道一张巨大的毒网已经张开,而自己即将成为这张毒网的猎杀对象。

随着同昌公主陪嫁的宫女侍婢众多,其间必然有宦系的耳目心腹,如同一柄阴寒的黑刃在夜色的掩盖下静静地潜伏着。

然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公主突然染病,最后暴毙,皇帝震怒,然而他们没有料到韦保衡最后反咬一口拉上了无辜的医官们,躲过了致命一劫。

那么就让文管集团内部分裂吧,无情的黑手立即拨弄了下谋划,而刘瞻就成为这盘玲珑局中的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