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法场(2 / 2)

李侃整晚都没有睡,他在近卫军的守护下,立在南城之上看了一晚的好戏,大批的官军在朱玫的带领下正在沿街搜捕乱军,张锴、郭昢的府邸遭遇惨变,两人都没出来主事,这就给了李侃一次机会,随其而来的将领朱玫(之前提及过,此人叛乱后归降朝廷。)便借机管控了军权。

还在府内哭天抢地的张锴、郭昢两人,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府邸哭的跟泪人似的,而接下来涌入府内大批荷装齐备的军队,使得两人顿时崩溃了,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在两人的心头出现,自己被坑了!

后悔也晚了,李侃一早便驰入城外军营之内,站在全军将士的面前下令褫夺二人的军权,原因很简单,大家也都认同接受,军府不安,致使军队混乱受波及伤害,这两个蠢货应该负责,领导背锅,下面人免过,谁都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李侃有些得意,借用两个叛军的火并,一举收拾了河东府内桀骜不逊的势力,年轻的王爷很开心,但有句话叫做乐极生悲,李侃接下来便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张锴、郭昢两人被押赴辕门处斩,以儆效尤,李侃的计划很缜密,但他却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夜长梦多。

一件事情不进行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结果,其中充满的变数往往能够逆天翻盘,张锴、郭昢两人在军营中被处斩,整顿军心,本来无可厚非,但不要忘了,军营里可是有他们的人呢,而且数量还不少。

跪在辕门等候处斩的张锴、郭昢决定最后再争取一下,毕竟是自己的生命,为之付出多少努力是值得的。

声泪俱下的两人没有像普通罪犯那样伏法认罪,而是当着众军面开始申诉自己的冤枉,毕竟是自己的老领导,多少都有亲密的感情,此时两人泣血痛诉冤情,使得这些军汉子们的心开始动摇了。

利益,是谁代表着这群人最根本的利益,张锴、郭昢又将之前攻杀崔季康的事情重新提出来,那可是大家都有份的,如今朝廷收拾老子,老子俩先走了,你们恐怕也很快要跟过来。

监斬官想阻止这两个人继续说下去,可惜已经晚了,在这两个人拼死呼救的时候,其原来的部属们也开始躁动了,拼了,军将们涌了上来,趁乱劫掠了辕门前的法场,李侃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人被其部众救走,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黯然地接受了失败的事实。

情况突变,咸鱼翻身了,军府再次面临着分裂火并的危险,一方是邑张锴、郭昢为首的军将们怀着对朝廷的戒备和提防,另一面是李侃为首的官军,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也不能有任何雷霆的平定措施。

妥协,只能忍下这口气,李侃是个识时务的人,其以最快速度下令恢复了张锴、郭昢二人的职务,同时将涉及此次计划的捕盗司人员处斩,名义上是杀掉罪魁祸首,实际上这种灭口行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李侃保留着朱玫的军中职位——三城斩斫使,这是他的底线,军府如今乱象丛生,自己如果再没有一个人在要害地方把控,恐怕明天就看不到升起的太阳了。

晋阳城的这次军乱戏剧般的收场了,两败俱伤的结局让双方都很尴尬,张锴、郭昢两人重新认识了这位面目清秀的王爷,对其手段至今心有余悸。

功败垂成的李侃面对混乱的军府也感到了极度的无力,自己已经尽力了,也算对得起李氏皇族。

对于这种局面,自己那位弟弟和田阉肯定会借题发挥,李侃失落地回到了书房内,久久没有出来。

第二天,军府内便传出了节帅生病的消息,各方躁动的情绪也随着李侃的病休而再次蛰伏了下来。

唐帝手拿着李侃的奏折有些哭笑不得,这封奏折就是一个请假条,臣干不了了,要回来休病,不然我就要挂了。

准了吧,虽然对这位智勇双全的哥哥很猜忌,但威王病重的消息已经传了开来,自己不调其还京,于皇威毕竟还是有损的。

一个月后,一纸诏令下达晋阳,李侃接旨上路。

秋风萧瑟,诺大的晋阳城,除了官吏和朱玫等人出城相送,张锴、郭昢等军将都没有出来,李侃看着朱玫叹了口气,这也算是为朝廷尽了最后一份力,朱玫你要在这里隐忍下去,至少军府不能大乱。

夕阳西下,李侃西去的队伍越行越远,其背后晋阳城在夕阳的照拂下,投射出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盖在城门前肃立的人群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