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的成德(2 / 2)

很快,朝廷急命河东节度使马燧与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等率军讨伐。

唐德宗建中四年六月,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派遣节度参谋贾林到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军营去诈降。

这个贾林非常有胆色,贾林见到王武俊后,平静地对王武俊说道:“我来此地是奉诏规劝,不是来投降的。”

王武俊闻言色变,进问详情,贾林道:“天子深知您忠义为国,在您登坛称王之时,您还对左右说:‘我本就忠义,只是天子不察。’诸将也曾共同上表证明大夫的忠义之志。天子览表动容。对我说:‘先前处事有误,追悔莫及。朋友间有错尚可道歉,朕为四海之主,一点小事怎能耿耿于怀呢!”

王武俊听完,感动地说道:“我是个胡人,为将尚且懂得安抚百姓,况且是天子?怎么会专以杀人来安定天下?如今山东叛军造反,百姓尽皆暴尸荒野,等到战胜他们时,即使战胜了又让谁来守卫呢?我很想归顺朝廷,但已与诸镇结盟,我们胡人性直,不愿做理亏的事。如果朝廷下旨赦诸镇之罪,我便带头响应,诸镇有不听命的,我肯定会奉诏予以讨伐。这样一来,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朋友,不用五十天,河朔便能平定。”’王武俊就让贾林回去报告给李抱真,两人在暗中相结交了。

十月,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往奉天,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

兴元元年正月初一,德宗在奉天下罪己诏,宣布大赦天下。

成德节度使王武俊、魏博军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纳见赦令后,皆去王号,自请上表谢罪。惟有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自恃兵强财富,谋划称帝,建国号大楚,改元武成。

赦令下达后,四方人心大悦,等到次年德宗返回长安后,昭义李抱真入朝对唐德宗说:“山东宣布赦书,士卒皆感泣,臣见人情如此,知贼不足为虑也!”

此时,李抱真亲赴王武俊军营,劝降王武俊,王武俊遂聚集三军,宣布废除国号,被朝廷授为检校兵部尚书、统辖恒、冀、深、赵四州的成德节度使。

唐德宗将恒州升格为大都督府,任命王武俊为长史,又加检校司徒,任命其子王士真为检校兵部尚书,德州刺史、德棣观察使,清河郡王。

建中十七年,王武俊去世,其子王士真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恒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军节度使、恒冀深赵德棣等州观察使。检校尚书左仆射,王士真恬然守善,虽然自己自行设置文武官将自补属吏,地方贡赋虽然不上供而据为私有,但把贡赋取名为进奉皇帝的礼物的,也有数十万之多,比起幽州与魏博二镇,成德十分恭敬。

元和四年三月,王士真病死,三军推举其子王承宗自称留后,朝廷想要等着发生变故,几个月没有赐予节钺。

王承宗十分害怕,多次上表朝廷,到了八月,朝廷让京兆少尹裴武去成德传旨,王承宗十分恭敬,说道:“三军将士等的急,没有等候朝廷旨意就自己推举我做了留后,现在请求向朝廷献出德州、棣州二州,来表示我的诚心。”

朝廷于是任命王承宗为云麾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检校工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等使,而后又任命德州刺史薛昌朝为检校右散骑常侍、德州刺史、御史大夫,保信军节度使、德棣观察使。

不久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出来挑拨,王承宗又后悔了,就囚禁了薛昌朝。宪宗劝谕王承宗放薛昌朝还镇,王承宗拒不奉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