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轻视(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0 字 10个月前

“杨大人为了朝廷,宵衣旰食,鞠躬尽瘁,某和固山大人都是看在眼里的。都是那个陈锦,在浙江的时候,某就觉得此人不可靠,福建战局沦落至此,恐怕和他脱不了干系。杨大人尽管放心就是了,某和固山大人绝对不会冤枉好人的。”

“那就有劳将军和都统大人了。”杨名高心中虽然气愤,但也只能陪着笑脸。

如今福建的战局还要依仗金砺和徐大贵的兵马,杨名高只能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只是对方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逮着自己这个肥羊薅,就是他这个福建提督更担心的问题了。

“郑成功先是收拢兵马,退到了东山一带扎营,如今又按兵不动,绝对是有什么诡计的。”一旁的金砺忽然出言,把话题重新引回了战事。

“这些海贼战力疲弱,根本不敢与我大军堂而皇之阵战,撤到了山高林密之处,应该还是想要借助地势设伏。”徐大贵接话道。

“此前在江东桥,郑贼便是用的此计,某多次提醒陈大人,可他就是不听,不然也不会中了郑贼之计。”杨名高先是一脸无奈,然后又面色一变,话锋一转,谄笑道:

“还是将军料事如神,绕道长泰,避开了设伏于江东桥的郑贼,让其无计可施,如今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金砺和徐大贵闻言,心中都不由直摇头,要说小盈岭之战,杨名高同样败于此,江东桥之战,更是他和陈锦一起指挥的,但现在俨然就是要顺势推卸责任了。

“郑贼应当还是要故技重施,不然不会驻扎在东山,也不会按兵不动。”金砺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道:“再等两日,等这些海贼士气耗尽,再将之一举击溃。”

“不过是一群只会打伏击的海贼罢了,早知道当初就直接从江东桥过,在那里把他们歼灭就是了,也省得今日这般麻烦。”徐大贵更是口出狂言,把杨名高听得一脸憋红,这话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

徐大贵当初在杭州听到那些军情,原本还以为郑军战力强悍的,可到了漳州,发现对方除了打伏击,根本不敢应战之后,就再没把郑军放在眼里了。

其实又何止是徐大贵,金砺虽然要更谨慎一些,但也同样无比轻视郑军。而这些被郑军屡屡击败的福建绿营,他们更不放在眼里了。

且说,当初郑芝龙之所以轻易投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麾下的十几万大军和满洲八旗兵比起来,根本不堪一击。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海盗出身的郑军面对刚刚入关的满洲八旗兵,能不能以十敌一,都是问题。郑成功也是转战了六年,在北方明军编制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新的军队治理体系,大军才有了如今的战力。

“还是要谨慎一些,小心驶得万年船。”金砺说罢,随即调转马头,打马往中军大营的方向而去,徐大贵和杨名高见状,一前一后,纷纷跟上。

当然了,金砺这么说,只不过是因为要给杨名高一点面子,免得让对方太难堪罢了,其实心中对于所谓的郑军,也是十分鄙夷。在他的眼里,不过是比那些不堪一战的舟山明军好一些罢了

这个时候,金砺还不知道,郑成功已经开始了兵马调整,整个郑军的精锐,都已经悄悄集中到了东山,一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圈套之后的圈套,正在秘密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