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回曹睿唤回司马懿丞相府方解疑虑(2 / 2)

李世民于是问道:“那朕所言之事,可否?”

诸葛亮点头称是,同意李世民再建新军,后问道:“不知陛下如何得知那曹魏朝堂龌龊之事?大汉细作,均在亮手,陛下一无所知,如何算计得那司马懿来?”

李世民自然不能说明自己读过《三国志》,只是笑道:“朕不知曹魏之事,却知朝堂之事。”

诸葛亮面生疑惑,问道:“何谓朝堂之事?”

李世民道:“敢问相父,何为君臣?”

诸葛亮道:“所谓君臣,当是互相辅佐,共成大事,上奉诸天、下安黎明,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是而已。”

李世民笑道:“此乃儒生之言,荒缪至极。”

诸葛亮心生疑惑,却面色不变,只道:“愿闻陛下高见。”

李世民道:“欲言君臣,先道社稷。所谓社稷,乃统率万民之工具,吸民血而存,食民肉而生。至于天子,不过是身得其位而已,然天子怎能一一生啖百姓血肉,故需臣子矣。”

诸葛亮笑道:“此乃天子之事,何关臣子乎?若依陛下之言,则臣子当为皇帝手中之剑,因何疑矣?”

李世民又道:“虽天子封诸臣以为手中之剑,代割百姓血肉,然臣子亦贪其权,故自古君臣何曾有过善终?熟不见商君乎?至于所谓君臣相知,不过是天子确需臣下代行其事,故而传此佳话而已。”

李世民仰望长天,叹道:“若天子不疑臣子,则必然身死道消,尝闻三家分晋,如是而已。如今朕做计暗算司马懿,正是料到那曹睿身为新君,却逢四位辅政大臣把持朝政,若其年幼尚不多言,但曹睿正当壮年,如何不会贪恋臣子手中之权乎?”

诸葛亮面色不变,只是徐徐问道:“陛下疑亮否?”

李世民忽地转头过来,剑眉凌厉,目瞪诸葛亮,道:“虽言君臣之道,然刘禅依然觉得世间尚有真情所在,朕与相父名是君臣,实为父子,相父因何疑阿斗乎?”

诸葛亮低头不语,李世民亦不再言。

许久之后,诸葛亮方才说道:“请陛下回宫去吧,亮倦矣。”

李世民面若平常,双眼却砰发精光,道:“相父终究疑朕否?”

诸葛亮深叹一气,道:“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言及此处,泪流满面,于是望天而叹曰:“若是陛下庸碌,亮自当夙夜忧虑,已报先帝之恩,然如今看来,陛下之才智武功远胜亮矣,亮不知该喜亦或悲愁。”

李世民闻言亦感诸葛亮拳拳之心,当是泪如泉出,道:“相父,朕虽行夺权之事,却唯愿中兴汉室,若相父不弃,朕愿禅位于丞相,只做一将军,为相父创下万世之基业。”

诸葛亮由是感动,道:“亮虽多言,亦为陛下高兴,如今陛下英明神武,全不似当初,先帝泉下有知,当释怀亦。”

话至情身处,二人相拥而泣。

是时亭中百花绽放,犹如当年隆中......

正是:世上怎得孔明存,悠悠苍天老臣心。古往今来何人顾,不知当年武侯情。

书童叹曰:武侯之忠义,苍天可鉴、日月可表,万不是后人传说,诸君切勿道听途说,谈那权臣之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书童下回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