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会师清风山(2 / 2)

斩宋 散讲 0 字 10个月前

终于等到人了!

喽啰离开了,他站起身付过账按照下山的路向回走。

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这个老话并不是字面上的含义,所谓下山容易是有目标的下山是不用顾忌道路的远近,至于上山就不能随便的选择,上山难在没有明确的方向。

陈敬济选择一条看似捷径的小路,他估摸着半个时辰便能登到山顶,可是小路七扭八歪的由下至上,长期走在上面很容易就找不到参照物。

于是他迷路了。

不过好在下午的天色挺亮,他所站立的地方还能清晰的瞅见山寨内悬挂的旗杆,不能回头下山只能继续前行。

没有时间的计数,他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反正日头逐渐的偏西,山寨的大门似乎距离他还有很多距离。

陈敬济累得腰酸背痛,他要寻找个临时歇息的地方,由于山上有野猫与土狼,休息的所在不能选择不安全的地方。

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处满意的位置,但他却听见阵阵的呼噜声,这是有人在休息,竟然还有不怕睡着了被叼了脑袋的人?

顺着酣睡的声响,陈敬济找到发出声的人,这是一个身材健壮的年轻男人,他睡觉的位置就在树杈上,除非他随意的翻身,否则很难从树上掉下来。

他是谁?

陈敬济没有叫醒男人,他觉得主动上树打扰很不礼貌,但就这么离去似乎也不好,如果真的来个吃人的野兽,有他在场或许能帮这个汉子一点小忙。

助人为乐本就是一件好事!

大汉睡得比较死,他翻身的时候,人没有从树杈上摔下来,可是放在他肚皮上的包袱却滚落下来。

这是一个粗心的汉子。

陈敬济走到包袱前拾起来,他打算把包袱放回原来的位置,可是系包袱的绳索松动,从粗布里露出一封书信,书信的封页上写着宋江的名字。

咦?又是押司的书信,这是谁写的?

他瞅了瞅酣睡正浓的大汉,不像是马上能醒过来,他小心的将书信打开,仔细的阅读里面的内容。

这是一封家书,是宋江的老婆蒋氏写的,由病情恶化的宋太公口述的一封信,快要死的老爹想儿子了,希望宋江能回家看一看。

这是十万火急的大事!

陈敬济没有将书信塞回包袱,他将信揣进怀里与武松写的信放在一起,将包袱放在树根旁,转身快步向清风山寨跑去。

他顾不得走错路会遇见刺人荆棘、怪石险坡,心里只想着早一些将书信送交给宋江,这封家书是加急件。

陈敬济深一脚浅一脚的走,最后终于达到山寨的大门,在习武大厅见到宋江,两封书信递过去后,对方的面上也抹去喜悦,代替的是焦躁与不安。

这就对了,为家里事操心乃人之常情。

“二郎杀人时,你在场?”宋江没有提蒋门神的名字,他看着陈敬济说:“他为什么不来见我,我不会责怪二郎,只能从心里感激他。”

什么意思?

武松担负杀蒋门神的责任还正中押司的心意,这是嘛姐夫呀!宋江想做掉小舅子却不动手,他偏偏等着别人下手,这人真是无情!

“宋大哥,咱爹怎么说的?”王英与郑天寿关心的问。

“爹的身体不好,他想我回一趟家。”宋江诚实的回答道:“我也该回去看看,再不回郓城县,那份公职可就没了。”

官迷!

“我们已经帮哥哥准备好行李了。”王英从小喽啰的手里接过一个包袱递到宋江的手里,另外郑天寿端着一盘金元宝走过来,王英指着盘子说:“这点盘缠是兄弟们的一点心意,哥哥不要嫌少。”

一盘金元宝少说也有千两银子,这样的礼物还少,这是在炫富呢?

“谢谢兄弟!”宋江接过钱,也都塞入包袱中。

“哥哥,小弟另外给你准备一点山货,估计嫂嫂一定喜欢。”郑天寿拿着一个白色的包裹,“我与王英不太懂服用的剂量,哥哥吃之前要找个明白的大夫。”

宋江没有收下,但陈敬济却主动接了过来,他一边附和道:“我替嫂嫂谢谢你俩,我一定顺利送大哥回郓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