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选拔人才(2 / 2)

斩宋 散讲 0 字 10个月前

宣这个字不该出自他的口,身边没有张邦昌在,陈敬济想试试伺候的宦官,看看有多少的眼线。

崔九丹穿着高丽国的官服,他的样子有些颓废,像是被什么事搞得焦头烂额。

“李应在家吗?”陈敬济问道。

崔九丹鞠躬施礼说:“小儿不在家,他在军中效力。”

“你不怕累坏他?”

“玉不琢不成器。”崔九丹苦着脸说:“他从小就与众不同,顽劣的个性不好调教,我怕他变成纨绔的败家子弟,就将他丢进军营中,希望那里能让他变好。”

陈敬济没有做过父母,却也体会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崔九丹的话透露出很多含义,丢进军营的李应似乎更加作。

“我需要一个心腹帮我看管高丽国,李应能胜任吗?”

啊!

崔九丹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他之前听陈敬济欲立小儿为储君,以为对方是戒备他的兵权势力,想以他心爱的小儿做要挟,可没想到对方却想让李应做高丽王。

“他能行吗?”

“我认为可以,但我只是一位王爷,高丽王的定夺取决于大宋的天子。”陈敬济缓慢的解释道,“不管什么结果,希望你都不要气馁,即便李应做不了高丽王,他还可以做大岛的王。”

大岛的王?

崔九丹更加不淡定了,大岛与高丽虽然一海相隔不远,民间百姓之间的往来却很多,岛国人的势力分布较散,最近才出现集中的群体,若能成为大岛的王,实在不逊于当个高丽王。

“谢谢王爷,有什么需要崔某的地方,请你吩咐,我一定赴汤蹈火。”

“如果给你一些人力,你能多久登上大岛?”陈敬济询问道。

“高丽国的造船技术落后,打渔的小船装不了太多的士兵,如果以登岛并控制住一个渡口,一个月就可以。”崔九丹分析道。

一个月似乎太久了,陈敬济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等待,他需要快刀斩乱麻,早一点征服大岛可以做很多事。

“你先派人登岛摸清大岛上势力的具体情况,我来准备运送士兵的大船。”陈敬济顿了顿说:“你与黄信是选拔武状元的主考官,我希望你能多挑选有用的人才,为拿下大岛做准备。”

崔九丹领命走的时候,脸上的阴霾之色不复存在,小儿李应能成为大岛王是他的家门大幸,高丽王的宝座真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稳,没有大家族的财政支持,登上王位就是一个梦。

暂时笼络住崔九丹,陈敬济将李俊与凌振找来,登陆大岛需要大船与火炮相结合,他要了解船的负重及携带火炮的问题。

精通水战与火炮的二人给出答案,大船装载火炮没有关系,凌振改造了十几门威力不逊的小炮,便于携带又能发挥最大的杀伤力。

“报!”

宦官永安领着李应走上议政殿,李应的岁数比陈敬济大一点,长得比崔九丹精神,估计他像母亲多一些。

觐见施礼与寒暄过后,陈敬济与李应的对话直接进入正题,他没有再提高丽储君一事,现在决议权轮不到他去想,高丽王是谁要听天由命。

“你对辽国怎么看?”

李应显然没有想到陈敬济不问大岛而是改问辽国,他思索了片刻便说出他的想法,高丽国与辽国没有摩擦的原因在于前高丽王对于武力强大的邻国主动示好,并贡献臣服的礼物。

“辽国不足以惧怕,我倒是觉得完颜阿骨打颇具野心。”

李应能看清楚完颜阿骨打的真面目,说明他是一个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人,这样的人一旦能收为己用,肯定是能够大用的人才。

“如果给你一些士兵,你会怎么做?”陈敬济又问道。

李应没有犹豫的脱口而出:“先征服大宋周边的小国再伺机而动,这样进可攻退能守。”

人才呀!

陈敬济暗自高兴,他终于找到思想志同道合的人,现在需要审视李应能不能为他所用了。

“高丽国怎么办?”

“王爷的志向高远,可以用高丽国做大本营。”李应说道。

大本营吗?

高丽小国地势偏北,没有江南水土肥沃的优势,做大本营显然缺乏内涵,李应的这点建议一定是怕高丽动乱。

陈敬济长远的打算是有后世的经验做外挂,为了长足发展,他必须要慎重的做每一步决断,避免沉沦在历史发展的车轮中。

“王爷,汴梁的圣旨到了。”

这么快!

&nbsp网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稳3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