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炼丹(2 / 2)

斩宋 散讲 0 字 10个月前

到了陈敬济的王朝,士兵扩充减少过去的条条框框,朝廷不干涉各路将士旗下征收的具体人数,但粮晌却只按照原先申报人头数下发。

随着国库的日渐充实,武将们纷纷的扩兵,除了增强实力外,花样百出的捞钱方式层出不穷。

战事打得是家底,文臣的挑刺是防止武将套路的克扣。

陈敬济在青州任副将时接触过兵营的一些事,通晓武将克扣士兵的人头税,过去与他无关没有在意,但现在做了天子却不能拒之不理。

文官们都表示不赞成增发岳家军扩容的粮饷,武将为了自身利益支持岳鹏举,朝堂上的势力交织,竟然争执得不上不下。

“此事先放一放,爱卿们还有没有新奏折?”陈敬济开口化解,并将秦祥林的提议定了性。

平时遇见涉及文武官职权范围内细节的问题,他大多会和稀泥,但这一次搁置争议却是立场鲜明。

文武群臣相互交头接耳,他们有些不适应天子的变化,一时间冷场了。

“咳,臣有本要奏?”李纲向前迈出一步,他的双手捧着折子走出列。

奏折经过侍卫太监转送到陈敬济的手里:驻守汴梁府的刘世光生病隐退,手下的二十万士兵没有人管。

带兵是将军的事,处理二十万人马要交给合适的人。

陈敬济扭头瞅向不高兴的岳鹏举,他知道对方不满意什么,于是问道:“鹏举呀,让你安置刘世光的士兵能行吗?”

“啊!”岳鹏举愣了一下,他双手抱拳回答道:“臣愿意。”

“不可!”黄潜善走出来大声的喊道,“万岁不可以让岳将军统领二十万人。”

“为什么?”

“违背国典的条文。”黄潜善一本正经的说道。

国典是大宋朝的一本传承法典,里面不仅有各种不同刑罚的法条,还有臣子权力的范围与职责。

按照国典记载,将军统御的士兵会根据等级限制人数,岳鹏举的岳家军已经有十几万精兵,若再增加二十万士兵,他不仅官职要向上晋升,连权力也相应的提高。

大宋的军官统御士兵都有限度,原先最多士兵的宗泽才管理三十万人,若岳鹏举的兵再增加二十万,一定大大超过宗帅。

兵多打仗有利,可是一旦有逆反的举动也会成为大宋朝的强敌,无故制造敌人是失策的行为。

“唔。”陈敬济本来打算一巴掌再给个甜枣,没想到甜枣太大,一旦让岳鹏举吃下会对他的江山不利。

“此事再议吧!”

两件与岳鹏举有关的决议都被抹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臣有本要奏?”岳鹏举走出列说了一堆没头没脑的话,但坐在椅子上的陈敬济却听的明明白白:对方要辞官回家祭祀先祖。

这是要搁挑子!

“祭祖一般在清明,鹏举这个时段不太好吧?”

“万岁,臣也为难,但这是岳家列祖列宗的规矩,臣不敢做不忠不孝的人。”

靠!这还上杆上线了。

劝慰不能说服岳鹏举改变心意,执拗的人正在走极端。

陈敬济起身拂袖离开,一旁伺候的太监急忙高声呼喊着:

“退朝!”

文武百官一齐跪地叩头,套路的陈词随即念了出来,然后稀稀拉拉的站起身,三三两两的走出议政殿。

返回行宫的陈敬济闷闷不乐,岳鹏举被降职少了威胁本该欢喜,但他的心里却有不爽的滋味。

明明可以好好解决问题,为什么对方却非要辞官,这是在打天子的脸?

太过份了!

“万岁爷,您晚上要去哪里休息?”一个中年太监走进来问。

“御书房。”陈敬济没好气的说,他现在烦躁得很,根本就没有玩耍的心情。

娱乐要以好心情为主,没有愉悦的心情,做什么都会觉得兴趣索然。

太监后退几步离开了。

掌灯时分,几个宫女送来几碟小菜,这是吴芍芸做的。

小菜的味道清淡,份量也不多,这是怕他没有多吃的胃口。

心爱的女人最知道体贴人!

“御花园的花草谢了。”宫女模样的人留了下来,她的动作轻盈,在他的身边坐下,“爷累了吗?”

“不累,就是有些心烦。”陈敬济对林朝英苦笑着,他这样的时候不多,却让小丫头见过两次。

“李娘娘的丹药找到一丝眉目,是歪头山道人的杰作。”

“找到燕青了?”

“重阳哥还遇见爷的一个熟人。”

“谁?”陈敬济急忙问道。

林朝英的小嘴贴近陈敬济的耳朵,她轻声的说:“他叫宋江。”

啊!又是宋江!

丹药与宋江有关算不得好事,陈敬济不清楚这个熟人又要做什么,好像哪里都有其出没的踪迹。

“爷在想什么?”林朝英问道。

陈敬济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他的想法多了去,但眼前辞官的岳鹏举却让他有种狗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明年的武考,你可以试一试。”

“我行吗?”林朝英不自信的说,她没想过进入比武场比试。

陈敬济笑了笑,他有劝考的心思,却不能赋予行动。

“你知道岳鹏举要去扫墓吗?”

“扫墓?”林朝英摇了摇头,她与王重阳住在岳府与岳云蓬朝夕相处,没听到岳家有外出的计划。

这是在尥蹶子!

&nbsp小 全新改版,更2新更2快更稳3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