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叛乱(2 / 2)

斩宋 散讲 0 字 10个月前

虽然他的臂膀上没有绑缚铁索镣铐,但一个大活人成天浸泡在水里,想施展也是有心无力。

汪伯岩探视他的时候递进来一份拟好的圣旨,对方的要求非常的简单,那就是陈敬济同意签署退位的诏书,并封潘贤妃的儿子赵甫为新朝的大宋帝。

赵甫今年不到三岁,他的母亲潘贤妃胆小怕事,大宋的大权都握在苗阜与刘正言的手里。

“你会被赏个什么官儿?”陈敬济望着汪伯岩问道。

“一定比您封赏的高。”汪伯岩淡淡的回答道。

“不一定!”

“那也不关你的事。”汪伯岩听之后有些发怒,陈敬济的话深深的刺痛着他。

一起谋求大事原本都好好的,当取得一点成绩,苗阜与刘正言便高高在上,丝毫忘记当初是谁挑的头。

“你帮朕送个口谕出去,朕就免除你欺君的大罪!”陈敬济认真的蛊惑道,他觉得对方正在纠结,此时不添一把火怎么对得起几日浸泡水牢的滋味?

“真的?”汪伯岩半信半疑道。

“君无戏言!”

“好,汪某就帮你传递信件,你打算告诉谁?”

“韩世忠与梁红玉。”

“他俩不是失踪了?”汪伯岩了解过韩世忠的遭遇,谁都知道夫妻俩失踪,却不清楚是不是还活着。

“他俩在哪儿?”

“城北。”

“好,汪某替万岁跑这趟路!”

临安的城北没有韩世忠,陈敬济也不知道他的爱将是否还活着,但汪伯岩送信肯定是有去无回,因为刘世光就在城北。

汪伯岩与刘世光一向有私仇,追溯缘由能在鸡蛋里挑到骨头。

陈敬济原先知道二人的间隙没觉得怎样,但此刻他却打算利用一下,如果他被软禁的事叫刘世光知道,搭救天子的同时一定会剿灭苗阜与刘正言的叛军。

汪伯岩传讯有功,但一介墙头草没有主心骨,想必刘世光不会怜悯的留下,这么除掉昔日的文臣算是最好的结果。

陈敬济在水牢里呆了三天便获救而出,这次从水牢里救出他的人不是韩世忠也不是刘世光,他是武松,那个改头换面充当头陀的人。

“怎么是你?”陈敬济非常的惊讶,他与武二郎有很多年没有见面,最近一次听说对方的消息,还是与宋江有关。

武松没有说话,他从背上的包袱里掏出一根粗绳子,一头绑在铁门上,另一边丢了进来。

“你用绳索捆在腰上,我拉你出来。”武松大声的说。

绑绳、出牢、逃离,陈敬济觉得有点像在做梦,他俩没有遇见叛军与追兵,轻而易举的从临安城逃了出来。

“你有去的地方?”武松向陈敬济关心的问道。

陈敬济点头,“有,你呢?”

“我就住在城外的灵隐寺里,念在咱俩昔日的交情,你有什么需要就去找我!”武松说完便丢下陈敬济离开了。

望着武二郎的背影,陈敬济的心里犹如打翻了调味瓶,酸甜苦辣的各种味道都有,关键时候还是大英雄好使!

陈敬济知道武松不可能留下陪着他,俩人虽然过去有交情,但那都是过去的事,彼此还能想着对方就应该感觉知足。

他辨别了一下方向,便选择向住在城外岳鹏举的府邸走。

可通往城外岳鹏举府邸的路上到处是叛军,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改变初衷,返回行宫去瞧一瞧傀儡帝王赵甫。

年幼的赵甫一下子变成君王算是提前实习,这样也好,省的长大了不知道龙椅宝座的价值。

行宫的大门口有几个叛军把守,伺候的侍卫与太监都被拉走,后宫里只剩下一球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

“赵甫在哪里?”陈敬济拉住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宫女问。

“太子正在议政殿里听苗阜将军与汪伯岩大人的说教。”

汪伯岩竟然还活着,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他没有去城北?

小宫女显然不认识天子,她老实的讲出后宫里的事情。

赵甫在议政殿,那么吴芍芸与潘贤妃肯定也会陪在左右,此时不是戏耍的时候,陈敬济需要找个安稳的所在。

“李师师娘娘住在那间偏殿?”陈敬济向小宫女问道。

小宫女想了想伸手向左侧指了指,“你要小心她,别被冒失的被轰出来。”

汪伯岩游说李师师,想让她出来主持大局,但被聪明的女人撵了出来。

李师师的脾气果然不小,竟然对叛军一点情面也不讲,这真是个好女人。

她显然洞察汪伯岩的用心,新帝赵甫年幼,后宫的女人谁辅佐小皇帝都要被汪伯岩左右。

傀儡的滋味不好受,不仅失去尊严,有时候还会失去其他。

陈敬济朝小宫女指引的方向跑去,李师师被关押的地方很破旧,如果不是床上的被褥还算厚实,场景实在不敢让人相信后宫的娘娘会沦落于此。

这是拒绝叛军的下场!

李师师的脸色不好,她的秀发不如过去的黑,长度也减少了几分,她瞅见陈敬济暗访时,脸上露出生动明快的表情,“万岁爷是来看小女的笑话?”

她还会说俏皮话,说明女人一点也不觉得被汪伯岩欺负是在遭罪。

“朕来晚了!”

陈敬济的心情压抑,他过来看李师师并没有打算搭救她,此时他还自身难保,又怎么能救心爱的女人?

“臣妾永远属于万岁。”

李师师真会说话,叫人听起来有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朕会来救你!”

“臣妾看见万岁就满足了。”李师师的神色有些奇怪,但陈敬济却以为女人只是过于激动,这样没什么不好,说明他俩的感情一直都是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