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思绪(2 / 2)

双方信使探子不断,朱肆终于决定在七里寨等候。

七里寨为官庄,相当于军屯,由原大西军直接管辖,所以搬迁一事,十分方便,与此同时,七里寨周边也有不少农庄,这才是坚壁清野的难点。

好在此地经过孙可望一系列改革后,当地农民对于大西军还是比较顺服。

毕竟大西军到了云南后,一改流寇习性,安民养兵,百姓的日子是好过了不少。

现在云南一地,普遍征税,一亩产出,四分归农民,一分归地主,五分归朝廷。这份方案中,初了地主吃亏外,大家都得了实惠。

百姓积极性提高,这些年,云南年年丰收,粮草还真不缺。(《明末滇南纪略》)

而地主鉴于大西军的刀锋,地主也不敢有多少怨言,毕竟要是按照大西军在四川的搞法,不仅连这一分也没有,还要小心项上人头。

再加上孙可望几次祭奠孔庙,大肆录取一部分官绅子弟入朝为官,所以抵触情绪便更少了。(《楚雄府志》卷六《选举志》)

除此之外,大西军纪严名,三年前有士卒负责运量,不小心误伤了当地百姓的小儿,竟被孙可望砍头示众。这虽然有孙可望杀人立威的表演成分在,但军纪可见一般。

不得不说孙可望虽然野心膨胀,但其才不下萧何,李善长,以云南一隅之地养兵三十万,朱肆自问也未必能办到。

本来文有孙可望,武有李定国,双方若能精诚合作,那绝对能堪称帝国双臂。

无奈时也命也!

朱肆坐镇七里寨,对于近在咫尺的搬迁工作,他没有丝毫干涉的打算。

除了相信宫彝刚正不阿,正直清廉外,对于此时大明官吏的普遍素质还是比较放心的,此外朝廷还专门派出了一支巡查队,四处巡查搬迁过程中有无残民之举。

虽然这玩意在现在这个时间多是起到一个稳定人心的作用,就算有些残民之举,这坚壁清野也得进行下去,但对于宫彝毕竟还是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最关键朝廷现在的战略就是要坚壁清野,四处夷为焦土。若是朱肆去巡查,一时心软,只为了自己收买人心,让低下的官吏难做,甚至被黑锅。

那么将士会怎样看待他这位君主?

他以后还怎么让将士毫不迟疑的执行他的命令。

所以朱肆干脆眼不见心不净的坐镇七里寨绝不外串。

李定国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快马加鞭,扔下部队,还有窦名望等人,孤身一人前来相见。

朱肆老早就像见识这位帝国柱石,民族英雄了,所以看待晋王来临,压抑了心中小迷弟的心思,勉强露出一个含蓄的笑脸。

李定国一见朱肆便即刻下马,大礼参拜,朱肆见状那里允许晋王如此,马上上前扶住了他。

但李定国执意叩首,朱肆力气那里有李定国大,便结结实实的受了李定国一礼。

待礼毕,朱禄连忙拉着李定国的手热切的说道:“晋王来了,朕心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