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止步不前(2 / 2)

两里外,又一杆晋王的大旗升起,火光冲天。

明军见状自然是振奋不已,清军也双眼通红,丧失理智般的继续朝那杆大旗冲去。

到了此时,李定国已经得到了冯双礼的奏报,知道了曲靖城下的一切,一时间悲喜交叹。

也知晓了鞑子疯狂的原因。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自然是不能引这些清兵去曲靖城下。

李定国吩咐辅兵将火炮重弩全部集中布置在一处,设下一个圈套,引诱这些鞑子钻入。

这些鞑子此时虽然战斗力强悍,但都是凭借一股情绪在支撑,若没有太大的变数,李定国还真不怕这些鞑子。

多尼与罗讬见李定国进退有据,通过几杆大旗就将清军耍的团团转,他们又不能约束清军,军令根本找不到人,这些让他们不由的产生一股焦虑。

罗讬前压住内心烦躁,安慰自己若是李定国这么好杀,他就不叫李定国了,到了此时清军获胜的希望其实只有洪承畴那股奇兵了。

“洪承畴的回信到了没?提前大半个月让他出发,一旦明军抵达曲靖,就与泰什哈合兵,到了现在就算爬也爬到了!”罗讬将怒火发泄到自己的亲兵上。

小兵被抽了两鞭子,不敢叫出半声。

多尼此刻在一旁怨毒的说道:“汉人果然不值得信任!就是那吴三桂,到了现在也舍不得将驻扎在遵义的五千精锐拉过来,其心可诛!”

罗讬看了看多尼,不知道他对吴三桂那里来的这么大怨气?那五千人可是吴三桂最后的本钱,并且也不是什么精兵,拉来也没什么用,他的精兵就在眼前。

不过好在多尼知道轻重,埋怨归埋怨,对于吴三桂那是一点异样都没表现出来。

这也不过是情绪的一种发泄罢了。

而洪承畴呢,到底在哪里?

现在战场的态势其实就是看洪承畴的态度与位置。

洪承畴此时也是有苦难言,要将手上两万军队,从清廷变成自己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万大军,有近两千鞑子,虽然只有五百真鞑,但剩下的不是蒙古八旗就是汉军八旗,可不会轻易屈服于他洪承畴的。

不仅不会屈服,还时刻监视着他一举一动。

除了这两千人外,还有八千绿营,除此之外便是明廷的降军了。

若是他年轻个十岁,大伙可能还会在他身上押注。

但是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六十六岁的老头,风烛残年,没几个愿意在他身上下重注。这些将官现在虽然倚重他,也愿意听他调遣,但是绝对不会对他归心。

而洪承畴到了曲靖五十里外的时候,不凑巧的生病了,不省人事。

一连两天,大军寸步未拔。

领军的满洲都统拔力泰也是焦急的狠,他也怀疑这是洪承畴故意搞的鬼,但是当他亲自去洪承畴营帐中查看病情后,又觉得洪承畴不像是装的。

毕竟六十六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寿,去年他就以身体有恙为由,请辞归乡,但是被顺治强留了,身体差是事实,受不了军中颠簸也是常理,

所以拔力泰也无奈的停在了原地。

毕竟洪承畴是名正言顺的三军统帅,他不能越俎代庖的指挥。

但是当罗讬的信使到后,他再难坐的住了。想强制接过帅印,命令大军开拔,被相当一部分军官抵制了。

理由吗,也冠冕堂皇,你又没有将军帅印,听你的,出了事算谁的。

拔力泰无奈,只好点齐八旗的两千兵马,前往曲靖。

拔力泰刚走,洪承畴便醒了,脸色虽然惨白无比,但是眼神却十分的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