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4郡定(2 / 2)

“汉升老将军,是否对留在长沙任职颇有些难以理解?”刘封命三人尽皆坐在席间,目视黄忠,爽朗一笑而后问道。

黄忠见刘封看出了其心中所想,只是一阵憨笑,颔首却是并未出言,他性情不似魏延与甘宁那般粗犷,其与刘封毕竟也算是是君臣之间,故而并未随意答应此言。

“确是如此,将军既然心中已然有数,却为何依旧将老将军留在此地?长沙近处尚有武陵,北方尚有南郡,并非是甚难以守卫之地,何劳老将军在此镇守,若是让老将军与我等一道随将军杀敌,那我与兴霸二人自愧不如!”

魏延眼见黄忠只是闭口不言,心急之下倒是将黄忠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既然你二人皆对汉升老将军心服口服,那吾将老将军留在此处便正是合适之地。”

刘封言罢,三人尽皆面面相觑,不能理解,于是刘封又道:“今我等虽夺了四郡,但待曹操退了,这四郡之地定然不会皆由封亲近之人镇守,而那零陵与桂阳皆在南方较远之地,不图也罢,武陵与南郡毗邻,亦可不要,但长沙却是不同,长沙以东过了湘水便可直达江东,若是因争夺荆州之事父亲与孙权联盟破裂,此处便是一处要地,留老将军在此,最为合适,就算是诸葛孔明,当其了解老将军之勇武,亦不会轻易将其遣往他处。”

刘封一言至此,便未再说下去,但甘宁与魏延皆是领会了刘封话中意味,对于刘封此时所处形势,他二人皆是心知肚明,义子之身,再有大功亦会招致提防猜忌,是故这通天之功,最终能够将南郡一郡之地换来便已然算是不错,故而将黄忠安置在这长沙郡中,乃是后招,在刘备与诸葛亮不知情之下,又在荆州腹地留下一后方之地,二人理解之后,皆是暗自佩服刘封深谋远虑。

而刘封之所以如此决定,便是因他与黄忠,乃是救命之恩,是故以黄忠性情,定然是会忠于刘封,再者说,刘封此时尚且不是显露锋芒之时,身侧有了魏延,黎闯,甘宁,加之庞统,徐庶,已是有些惹眼,再加黄忠,若是被刘备察觉,多半会对其更加提防,至少此时,刘封尚不愿如此。

刘封将此事说破之后,四人又在府中密谈了多时,这期间,魏延与甘宁皆是将刘封种种功绩说与黄忠,其目的自然是让黄忠了解刘封心中所想,并看其是否真会忠于刘封,若不能教其得知刘封与诸葛亮关系,难保到时黄忠会在不知情之下将刘封隐瞒之事让诸葛亮知晓。

好在黄忠对诸葛亮这般只知居中定计之人亦是无甚好感,刘封乃是刘备之子,在其看来就是君,而诸葛亮为臣,是故得知刘封与诸葛亮不睦,黄忠心中便对诸葛亮没了好感。

直至深夜,刘封才教黄忠得知了他在此镇守所需注意之事。至此,此番出征四郡,刘封几乎未损一兵一卒,便达到了其之前设想,算算时日,刘封深知当立即赶回南郡,江陵城中,尚有一不得不解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