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定计前行(2 / 2)

三人听了刘封的想法之后,相互看了一眼,皆知道这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一旦刘封没有成功的将刘协解救出来,却又被曹植看出了自己的企图,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植会在不久的将来便将皇位从刘协的手中夺过来,而这禅让之举,起码会让天下半数以上的百姓信以为真,那样一来,刘封所要求的的舆论的优势,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民意,就会损失殆尽。

但这样的挑战放在三位这个时代最为顶尖的人才身上,自然也是刘封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他们对视的时候,就已经全部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坚决,他们知道,帮助刘封将此事做好,是最能体现他们能力的时候,并且一旦刘封的想法成为了现实,他们多半能够凭借着刘备与刘协之间的一点关系,成为比曹植更加有资格继承这天下之人,起码在不少百姓的心中,会是如此以为。

这一日,四人齐齐的围坐在一张地图之前,哪里还有什么君臣之分,他们需要分析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己方如何派兵,何人作为主帅带兵出征,须得在多久的时间之内攻破南阳直奔洛阳,还有洛阳城中的情形,许褚的弱点和性情……这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极有可能带给他们一场大胜,而同样每一个方面都有可能让他们功败垂成,魏国有着最为深厚的国力和数目最为庞大的军队,所以这件事,每一个步骤都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速度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让身在邺城的曹植救援不及,才能够完成刘封设想的一切。

近十日的时间,每一个白天四人都是在刘封的书房之中度过的,显然,他们在商讨着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若是他们耗费了如此之多的经理精力仍旧不能完成刘封心中所想的目标,他们又有何脸面在刘封的朝堂之中引领众臣。

这边刘封的府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讨论,在遥远的邺城,经过了颍川之事后,曹植的朝堂又是渐渐回归了平静之中,那些被他因为颍川之事革职或是降级之人,也都已经渐渐适应了如今魏国的朝堂。

如今魏国的朝堂上,曹氏宗亲已经由原本如同过江之鲫一般的规模下降到了只剩数个曹植认为年少有为之人,并且他们也并不是朝中的高官,如今魏国朝堂上的文武,皆是似张辽,李典这般,之前兢兢业业劳苦功高之人,或是曹植新近得到的有为青年,倒也是一派朝气蓬勃之景象。

至于司马懿,如今虽然还混迹在魏国的朝堂之上,但他所站的位置却已经由和杨修并排而换到了在队列中间的位置,每次朝堂之上,曹植也不再如同以前那般问他问题,司马懿倒是也耐得住寂寞,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自己比之前平静了许多的生活,仿佛自己从来没有被曹植信任过一样。

这一日早朝过后,曹植将杨修留了下来,而后问道:“德祖以为,我与刘封之前的一战,何时会到来,如今我魏国兵精粮足,不如谋划一场战斗,以探一探刘封的虚实,若是其当真实力了得,则需毕其功于一役将其剿灭,不然夜长梦多,再过数年之后,不知其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显然,在曹植的心中,刘封一直都是他的一个劲敌,他心中有所预感,刘封是绝不会闲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