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南齐馆(2 / 2)

重回北魏 黄皇室主 0 字 10个月前

“主客曹曾数次说南使以裤褶服入吊,南使以此乃戎服,不宜入吊,坚持以其公服。再者,至尊欲大兴文教,以礼制,南使当着丧服。”郦道元也脸色唏嘘道。

走出南齐馆的正是裴昭明和谢竣,他们本来准备在永宁寺就请见北朝国主,没想到却被北朝有司以“太后素敬南人,故至尊不敢于太后前见南使”为由拒绝了。他们知道这是北朝要求他们先去吊拜冯太后,可是他们此行没有得到国书,虽然也可以自行做主答应,但是出于慎重考虑他们还是以“未得皇命,不敢擅自入吊”回复。希望北朝不要再提入吊的事,或者等拿到国书或下次再吊不迟。

只是北朝国主看他们不吊拜太后坚持不见他们,心中也暗暗发急,他们二人此来平城也有要事在身,不能因为这件事耽搁了。所以坚持了几天就答应先吊太后,再见北朝国主,本来以为吊拜之后就可以面见北主,没想到北朝又要他们身穿丧服去吊拜。

自从前宋与北朝确立邦交以来,南北使者去对方的国家都有一项任务就是要向对方展现本国的文化,退一步也至少不能做出辱国的事。如果答应北朝以丧服入吊,按照礼制说得通,不过就有些向对方伏低做小的意思了,回了建康说不定会被下狱问责。所以迟迟不敢答应北朝仪曹的要求。

昨天他们二人听说窜逃到北朝的前宋义阳王刘昶看见北主迟迟不见他们,他们也不答应入吊的事,想要暗中挑拨两国的关系,将他们驱逐出平城。所以今天他们准备一起去请见北主的近臣李冲,探探北主是否真有此意。

刚刚走出馆门,就看见外面有一长列军马,其中有辆马车上还有二大一小三个人,仔细一看其中一个是来过多次的北朝主客郎郦道元,另外两个不认识。不过看着这数百军马夹道而行,就知道这里面有北朝的大人物。

。。。。。。。

拓跋慎本来打算把郦道元二人送到这里就去瑶光寺,没想到会遇见裴昭明等人,不打个招呼说几句就走的话恐怕不合适,而且他也对南使有些兴趣。平城不是没有南人,只不过多是逃亡而来的,与裴昭明这种可不一样。是以在陆光的帮助下当先下了车,郦道元与裴约跟着也一同下了车。

“裴使君,这位是本朝二皇子殿下,古制邦国相交,我君亦当彼君,君当先礼敬我殿下。”

郦道元知道裴昭明不认识拓跋慎,下了车就提醒他,免得闹得不愉快。

裴昭明看见拓跋慎先下车,知道这个少年稚子地位最高。只以为是北朝哪个亲王出行,没想到会是皇子。北朝国主好像今当二十四岁,如此看来这个皇子也不小。

“外使见过殿下。”

郦道元的话合乎先周旧制,裴昭明自然无话可说,和谢竣几人一同行礼道。

拓跋慎倒是不担心听不懂对方的话,因为自从西晋末年战乱以来,中国都是以洛阳话视为官话,称之为“洛阳正音”,好比后世的普通话,南渡士族到了建康,也不去学吴越的语言,建康一时以讲洛阳话为荣,那些吴地土著也跟着学洛阳话,能担任使者,自然不可能不会洛阳话。北朝也同样以洛阳话和鲜卑语为主要语言。现在平城上下至少八成人都会讲洛阳话,所以后来朝廷南迁嵩洛,可以下令“禁断胡语,一从正音”,这是有语言基础的,不是拍脑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