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朝议(2 / 2)

重回北魏 黄皇室主 0 字 10个月前

“臣少读书,不知世务,然得陛下厚爱,忝为侍中奉驾陛下,是以不敢有话不说。”

“以臣愚见,清河公位居上公,本无干涉郡务之权。赵郡擅兵,虽是权宜之计,然冯商所言,亦不为无理。冯商位守赵郡,为朝廷职守一方,其职不可谓不重。今清河公假兵行政,使郡守不堪守职,以至远近犹疑观望,咸谓朝廷无制以重威,郡县诸官无颜以理民。”

冯诞抬眼扛看着皇帝微微皱眉,接着道:“本朝内外诸官,悉仰待陛下裁夺,以匡王制。臣妄揣,若不能持论公正,使郡县心口俱服,则于治无利。盖因强兵假政,人心不服。小民不谙大义,又喜道听途说,好妄言天家。若不严责以抚人情,恐堕皇威。”

好毒啊!这是要把二殿下彻底废弃啊!

李冲看着冯诞,也不得不佩服他这一番言语,简直是颠倒黑白,听起来又颇有道理。若是按冯诞的意思,惩罚二殿下以免除一时因道听途说而出的流言蜚语,那二皇子将要在天下子民面前声名扫地,回朝以后也只能幽居深宫,即便日后做了储君,也会让人口服心不服。

“南平王此言,臣不能苟同。”李冲起身行礼道。

“若因小民不明真情,以至攀转物议有诬皇子,则更应昭示明白,岂有遮遮掩掩,惩无辜之人以塞物议之理?南平王自言不读书,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明白?”

李冲从袖袋中取出一道疏表,双手奉前道:“臣昨日得相州刺史李安世所上疏表,托臣转奉陛下,请陛下御览!”

张瑁上前就李冲手上的疏表转呈于皇帝,皇帝接过后看了起来。

冯诞没想打李冲竟然会拿出李安世的奏表,更对李安世会掺合这件事感到不解。在他看来,李安世延请拓跋慎去李家做客,不过是尽地主之谊,他是没有理由去为拓跋慎援手的。

却不知李安世所为何意!

冯诞微抬着头,看着皇帝的脸色。

“砰!”皇帝就疏表怒拍在案上,怒声道:“冯商竟敢欺朕父子如此!鼠辈以为朕之刀不利乎?”

冯诞见皇帝少有如此愤怒,面色微愣。皇帝看见冯诞诧异的面色,将李安世的疏表扔到他身前道:“那冯商在京城每每以你家家奴自许,赵郡之职也是你保举。你自看看。”

冯诞被皇帝的疾言厉色惊吓到了,哆嗦着手将李安世的疏表拿起来翻看,脸上也不由微汗。

原来里面是李安世收集的,自从冯商去赵郡之后,数次贪污府库资财,又在朝廷的赋税之外另加名目征收税外税,将之所得据为己有。更让冯诞惊讶的还是冯商次子劫李悦祖女,却被拓跋慎所阻以致箭创之事。

该死!这种大事竟敢欺瞒我父子,好胆!

冯诞心中大恨,他若是知道还有这件事,怎么也不会借此发难。如今却是里外不是人,只怕皇帝会对他心有芥蒂。

贪污府库财物,私加税目的事不说,只说劫李家女这件事,即便冯商没有公报私仇之心,只是就事论事,只时机不对这一点,任谁看了都会怀疑他居心不良。

哎!此人实在不堪大用啊!我父子为其所误啊!

“臣为冯商所蒙蔽,误信冯商之言,几误清河公,请陛下治罪!”冯诞当机立断,立马低头认怂,磕头请罪。

皇帝看冯诞态度还好,又知冯诞不是什么有心机的人,今日前面那番话,多半也是别人教的,又念他昔日在太后面前多次回护他,心中的怒气也消了很多:“卿日后识人举人,要慎之又慎。不要再有今日之失,使奸人徒坏我君臣之情!”

“臣不能忘陛下良言!”冯诞稽首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