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阅武(2 / 2)

重回北魏 黄皇室主 0 字 10个月前

“郑卿此话怎讲?”拓跋慎不解道

“左传有言「大夫无境外之交」!为示公而无私之意。昔日吴诸葛瑾使蜀,与其弟武侯公事对接之外,并无私见,正此意也!庐陵王与殿下虽为外亲,然国别异属,不当与之往来过密,失使臣之体。”

拓跋慎听了郑道昭的话,沉默起来。“大夫无境外之交”,说的是春秋以前的规矩,那时候周礼严密,不仅是平常的私交来往,即便遭遇外国亲友的丧事都不准越境奔丧。不过自从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这条规矩就已经被打破了。否则吴国的季札也不会留下与郑国子产相交的故事,战国的魏齐也不会因为秦国逼迫的原因跑去找平原君赵胜请求庇护了。

至于诸葛瑾,他不私下会见诸葛亮,可能是以示大公无私之意,也可能有出于免遭孙权猜忌的考虑。而且他与诸葛瑾不同,诸葛瑾在道理上有可能会背叛吴国,可他是皇子,本身就处于不疑之地,因为在外人看来他没有背叛朝廷和串联南齐的道理。

“李公意下如何?”

如果李彪也不同意的话,就从善如流吧!拓跋慎想道

李彪摸摸胡须,说道:“以下官之见,殿下当去!”

拓跋慎和郑道昭等人听了李彪的回答,大觉惊异。在郑道昭看来,李彪肯定是与他持相同见解的,他说的都是正理,而且也是持重之言,李彪没道理反对他的说法啊!

“以下官愚见,萧子卿请殿下赴其邸,或是承齐主之意。”

“李公此言有何据?”郑道昭问道

“郑君不知,李某今日与蒋公同游建康,于玄武湖横堤见齐师水陆往来不绝,听闻齐主下令,于湖北至于幕府山一带封禁,不准民间樵采渔猎出入,又在湖上聚舟舰数百。想来齐主或有讲武之意。彪五来建康,三观齐师,或陆或水。今日殿下屈尊亲来,齐朝岂能不阅武示威。今日萧子卿延请殿下,想来或为此事。”

拓跋慎沉默片刻,点点头说道:“李卿所言,大为有理。”阅兵恐吓对方是南北两国经常干的事,以前本朝也经常做。如此看来,萧赜请他一同阅武也是很有可能的。

。。。。。。

讨论完赴宴的事后,拓跋慎就往后寝走去。刘腾已经给他准备好了热水。

进了后寝,便看见陈夫人正在收拾着挂在竹竿上的衣物,这些衣物都是拓跋慎的,有几件还是昨天买来的汉服。

这些衣物拓跋慎打算自己穿用的。

好不容易来一趟建康,不好好游玩一下太可惜了,所以拓跋慎打算过几天出去走走。不过考虑到胡服装束太过扎眼,走在外面的话,他看了风景,可他自己也会是别人眼中的风景,而且说不定一路上“索虏”之声不绝于耳。还不如穿汉服,散了辫发扎童髻方便。至于这么做会不会传回平城受责难,他才不怕。其实平城很多长期接受汉族文化的国族就偶尔会穿着汉服在家中走动,只不过正式场合他们不会这么做罢了。

至于陈夫人为什么会在这里?自然是拓跋慎特意吩咐的,陈夫人一看就是家教颇好的闺中女子,自然不能跟那些“俗人”相提并论,于是在考虑之后,就将陈夫人母子安排在了后寝中。一来可以与小陈庆之亲近亲近,二来,陈夫人与陆光可是大不同,他虽然不可能对陈夫人做什么,但是有个淑女侍候左右,既能爽心,又能悦目的感觉,就不是陆光这个粗汉子能比的。

而与陈夫人同来的几个婢女都被拓跋慎昨天分赐给李彪几人了,不过其中郑道昭却没有接受,也不知道是他夫人手段好,还是他顾虑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