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再遇永嘉公主(1 / 2)

重回北魏 黄皇室主 0 字 10个月前

 陆光和刘腾结伴进入后寝,隔窗远远看见拓跋慎正端坐在窗边温习典籍,两人疾步进入房中,走到拓跋慎座榻边轻声道“殿下,已经到酉时末了。”

拓跋慎面前的矮几上铺着两卷书,右手则抄记不止,听到陆光的话,抬头看看窗外,见庭院间的遮阴区已经移到了围墙上,回过头说道“李公等可在馆中”

“不在,李秘丞与蒋侍郎申时中暑气稍减便去了秦淮水”

拓跋慎将手上的笔搁下,揉揉手腕,起身吩咐陆光两人将书册卷籍收好。

他本来打算请李彪,蒋少游二人一同去的,可是现在他们出去了,秦淮水一带那么大,又不知道他们此时在哪里,短时间肯定找不回来。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沐浴之后,拓跋慎在陆光的帮助下换了身衣服,顿时感觉清爽很多。梳理好发辫,整理好衣服,与刘腾出了馆门。于忠已经将马车备好,又点了七人随行前往,为了避免受人注目,所点的都是汉族出身的军士。

因为都是第一次来建康,没人确切知道庐陵王邸在哪里,路上拓跋慎让刘腾找了几个路人打听,才知道萧子卿住在清溪以东的东郊。清溪是孙权时期开挖的河渠,因为当时建康初见规模,人数不多,所以清溪离主城区并不远,东晋南朝建康以玄武湖后湖,清溪,秦淮水,长江为地理限隔,清溪居东,所以清溪以东被称为东郊。

车队一路沿着街衢南行,过了清溪中桥,又找了路人问了清楚,顺着清溪往北行了大约一两里转道便是一条宽有丈的街道,很是笔直,街道边有一石坊,上面书写着“清溪里”三字。往里面看去,两边除了高墙和望楼却看不到有多少门户。这里面多是高官权贵和皇族子弟的宅邸别墅,每一家占地面积都大得很,有的甚至能占满一条街道,所以多见门墙少见门户。

順着清溪里长街走了一会儿,远远看见左边有家门户前停了不少牛车,路边还有不少马匹绑在拴马石上。因为天色已经有些晦暗起来,也看不清具体的情况。不过按刚刚问的路人所言,萧子卿的宅邸在右侧。而且这家门户上覆的瓦所以就没再多加注意,只是打马经过的时候看了看里面,发现不少身穿士服的人。在这家门廊上也挂着灯笼,上书一个“萧”字。

拓跋慎还注意了一下这家的正门两侧的高层望楼,见上面各有两三人手持长矛驻守,看起来应该是个武将宅邸。这种用军士守卫府邸是两晋南朝的规矩,这些居住在建康的将领都各有私兵部曲,他们都在府邸中畜养私兵家将,积蓄粮食武器,而且不会受到舆论责难。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当年刘宋后废帝在夜间微行时路过萧道成清溪宅邸时,想要突袭萧家。当时萧道成在东府城,萧道成次子萧嶷在家,得知了后废帝将要路过家门口的消息,就让家兵家将持兵挥舞,在内鼓噪不休,后废帝通过门墙看到这一情况,以为萧道成做好了准备,才放弃了血洗萧家的打算。可见当时萧道成就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继续前行小半里,才到了右边的一座高门大户前下了车,这间门户比刚刚经过的那家要高大许多,正门有左中右三道,中间的门是黄色,两边是红色。两侧站着十几个持戟军士。

“刘卿,你可将孤名刺予庐陵邸。”

趁着刘腾上前递名刺的功夫,拓跋慎召来于忠,道“于卿,你等身备兵刃,就不要进去了。此地离秦淮水不远,数日来卿辛劳备至,今夜正好酬卿辛劳,卿可暂去秦淮水游玩,亥时来此与孤同归庆义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