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招降纳叛(2 / 2)

袁术天下 银苑书生 0 字 10个月前

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在扬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在汝南之时,明知这里人才济济,像是魏延、像是陈到、像是周仓…,然而自己一个都没有找着,甚至东吴的吕蒙,也是在汝南的,但自己想要征辟这些人,却发觉有的未成年,有的去向未知。

寿春也有人才,但相比之下,庐江太守陆康之从孙,陆逊似乎能力更加全面啊。

当然勇猛的周泰也不能放过,还有像是甘宁、太史慈,原本属于孙氏的大将文臣,自己能够抢先入手的趁现在局势安宁,应该及早考虑争取。

孙坚是猛虎,现在自己的战略布局颇有种养虎为患的意味。

但反过来仔细想上一想,假如把他孙氏的人马全部招揽到了自己的帐下,他孙坚无将可派了,正面对上自己,就算有野心,他孙坚还会像他儿子孙策一样反自己吗?

这是个不能确定、模棱两可有待将来考证的问题,但看在孙坚的份上,袁术觉得自己应该尝试一下,去为收服这头猛虎而筹划布置。

时间很充裕,只要自己没有称帝,他孙坚就没有光大正义的理由来反叛,没有了正义的旗帜,就意味着只有很少人会跟着他孙坚起事。因此,袁术觉得只要自己不蠢,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不去称帝就能安抚住孙坚。

至于将来么,呵呵…

这些想法,袁术只在自己心里过了一遍,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就连现在差不多日常相见的袁涣都不知晓。

他就跪坐在袁术一旁的案几前,伏案办理着公务,很是勤恳,非常努力。

袁术见之,颇为动容不由的劝道:“曜卿,万事开头难,我知道刚刚取得寿春,为了整州父老百姓,你会忙上一大阵,可你就是如此勤勉尽责,也不可能将所有事务一日理顺,莫若与我出府闲游一番?”

乜着这位主公,袁涣心底不住哀叹,他算是明白了,袁术为何见着他就擢升他为主薄。

之前罢,只有汝南一地在手,又有阎象、杨弘等一批能吏帮衬,袁涣接手过主薄一职后,也算是比较顺当的干起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不过之后吗,恰如这位主公所言,随着地盘的扩大,自己所要处理的公务随之也多了起来。

那几个能吏被这位主公留在了汝南,以前还不觉得如何,待到进了寿春城,袁涣才发觉自己手头快要无人可用了。

治理一方是件极其复杂以及重要的事情,非同小可,不能做成一笔烂账。

就拿百姓耕种的田亩来说吧,不但要理清、甄别出田亩,还得为之规划。

还有人员安排,汉制有云,粮十万石以上是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下设县城一人,正八品;主薄一人,正九品,还有典吏一人。

袁涣现在这个时候想问一句这位主公,“您知道豫州、扬州有多少郡县,有多少上、中、下县?”

“这些县的人员委派,我该遣谁去上任?”

寿春隶属九江郡,有十四城,九万户,近五十万人口,单单是这一地,就忙得袁涣不可开交,顾不上喝一口茶,怎么还会有时间来跟袁术这个主公扯淡?

憋屈的哼哼一声,袁涣只当没有听见袁术的话语,继续埋头苦干。

痛并快乐着,这样的问题袁涣实在问不出口,一经问出口,就说明自己能力有限,做不了这个差事。

是个人都臆想着有自己这么一天,为主公所看重,然后托付重事。

然而,事到临头了,怎么着,我袁涣还能说我干不了这点小事?

脸往哪里搁啊!

就算是为了争一口气啊,就算是累死在任上,我也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