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整编大军遇遗贤(2 / 2)

马休指着大帐就欲开口,忽然记起昨日马超严令,急忙闭口,憋的满脸通红。

庞德掀开帐帘,道:“少将军,我军有马匹一万五千余,右营计一万九千二百九十五人,其中骑兵九千八百六十五人,步兵九千四百三十人。剩下的。。。剩下的都在左营,约万余人。。。右营名册已造好,都在帐内。”

马超进帐一看,头又大了。。。遍地都是竹片,十根一堆,诺大的军帐堆的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不禁一阵无语,不会连纸都用不起吧,就穷成这样?摇摇头,放下帐帘,对马休喝道:“马休听令!”

马休一听兄长第一个叫自己,大喜,以为要出兵,先锋破敌不仅军功最大,油水也是最足,急忙出列抱拳大喝:“末将在!”

马超接着对马休道:“令你暂领左营众军,军士不得随意走动,皆于帐内安坐。”

马休一听不是出战,立马不乐意了,故作委屈,幽怨的看了看马超,马超剑眉一挑,马休立马就想到昨日兄长说的“受事无父子。”不敢多说,转身怏怏而去。

马超当做没看到,又令庞德暂领右营,也是不得出帐,庞德领命。

马超转头指了指识字的人所在的大帐,对站在身后的马铁马岱道:“你二人带上名册,跟我过去。”

马岱入帐抱了一小捆竹片出来,马超估计三十根左右,长叹一声,抬脚走向识字者的大帐,杨奇等亲军护住左右,马铁马岱跟在后面。

马超边走边想:”屯田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自己虽然生在农村,但根本没种过田,怎么规划?得找一个专业的人来办这事。。。“

一路想着,走进大帐后,马超检视一遍名册,有三十四人,最长者五十三岁,小点的也有四十了。众人见马超来了,赶紧拜见,马超令众人起来,道:“诸位皆长者,不必如此。”接着问道:”李开是哪位?“

原来马超发现名册中有一个叫李开的人,字安之,籍贯上党,四十有一,无亲无故。关键是这么多人里面只有这个李开有字,觉得可能有士族出身,学问应该不差,就第一个点了李开的名字。

一卒越众而出,身材矮小瘦弱,细眼直眉,鼻子狭长,唇薄齿露,面白无须。马超见了李开长相,心里泛起三分不喜,本来准备多问几句,现在也没心思了。

那李开拱手道:“拜见少将军。”

马超挥手示意李开免礼,继续点了几个名字,那些人逐一出来见礼,马超看着所有人道:“超奉父亲之令整军,裁汰老弱用于屯田,诸位皆有学之人,不知有何建言以教我?”

众人都呐呐无言,唯有李开眼睛一亮,见无人说话,也不出头,在人群中偷眼打量马超。

一时冷场,马超觉得有些尴尬,作了个罗圈揖,又道:“超诚心求教,望诸位畅所欲言不吝赐教,但凡所言可行,超必厚报之。”

众人还是不答话,马超又道:“今日没有少将军,诸位只当我是自家子弟,教导一下可好?”

终于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少将军,我等是否都在裁汰之列?”

马超连忙答道:“你等年岁大了,上阵拼杀难免力不从心,枉自丢了性命。你们都是随我父起兵之人,劳苦功高,我于心何忍?总要为你等谋个太平日子,飞黄腾达不敢说,但总能衣食不愁。再者,各位都是有学之人,何不学以致用?也不瞒你们,我准备在武威以南筑城,屯田积粮,以供大军耗用。需要识字能算且通农事之人协助,你们可愿意?“

马超话音刚落,就有一人出列大声道:”少将军是说我等不用打仗也能有粮食果腹?“

马超道:”当然!只要你等有真才实学,敢于任事。“

人群中又有一人道:”少将军,我等上阵杀敌或许勉强,但种粟完全没有问题,不知屯田人数几何?需垦田亩多少?目今秋播在即,得速速准备才是。若错过节令,恐颗粒无收。“

马超一听有门,心说:”我怎么知道种多少亩?至于人数,只要管饭,那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嘴上却说:”敢问长者尊姓大名?多大年纪了?“

那人答道:”不敢,小的姓郭名奎,是扶风人氏,三年前避乱跟随老将军,今年四十有六。“

马超道:”好!郭奎,屯田多少你自己看着办,至少能保证明年所有人都能吃饱,我先给你一万劳力,马两千匹,所有粮种器物俱都备齐。你可敢接令?“心里却想:”锅盔,好名字啊!饱肚子,还抗饿。看来这个差事他应该能办好。“

郭奎不知马超心中所想,听到问敢不敢接令,连忙答道:”少将军,可耕之地虽然众多,奈何盗匪马贼遍地,若常来劫掠,恐怕。。。“说道这里,郭奎迟疑了一下,接着道:”另外屯田人口众多,如何管理?“

马超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料近两年我军无战事,你安心屯种,就算盗匪不来,我也会找上门去,一一剿除。至于管理,我令百人一组,设组长,以屯种经验丰富着当之,十组一队,设队长,你自从诸位中选取。然后按层级逐次监管,我再令马铁引军助你。还有何顾虑?“

郭奎听说,心里一安,接着道:”如此甚好,若无盗匪搅扰,我就敢接令!按一人可耕八亩,若开春雨水丰润,亩产可达三石以上,多了不敢说,十万石军粮一定能如期交付。“

马超大喝道:”好!须知军中无戏言!“郭奎也大声道:”若有短少迟误,愿受军法!“

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的李开正在蹙眉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