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收云中兵不血刃(2 / 2)

诸将大呼:“末将在!”

“大军分成八个千人队,由曲长领军,每人双马,携带一日军粮,从云中出发,四面撒开,日夜袭扰诸夷后路!”众曲长轰然领命。

杨兆又嘱咐道:“临行军师有令,敌追则退,敌驻则扰,切不可与敌缠战!待其人困马乏,再突击灭之!”众曲长大声应诺,就欲出帐整军。

候选急止之,道:“将军,只带一日军粮,恐难持久!”

杨兆大笑道:“出云中往北,皆乃蛮夷盘踞之地,岂愁粮草?!军纪只有一条,**者斩!其余不论!”

众将闻听,大喜!无不热血沸腾,皆疾步出帐整军,只待厮杀!

杨兆又道:“侯将军领三千步军固守云中,先将城内百姓尽皆迁出,然后将营帐、粮草、辎重、驮马等皆屯于城内!”候选领命。

一时间,大营呼喝四起,大股骑兵鱼贯出营,择不同方向疾驰而去。

杨兆亦领剩余两千骑,呼啸出营,往东南去了。

至晚间,候选将一应诸事尽皆处理完毕,下令关闭城门,准备檑木巨石火油等守城器械,随时准备大战。忽然想起太守孟达还在城中,连忙上马赶至郡守府,请孟达领众吏员回银川暂避。

孟达慨然起身道:“云中乃本太守治下,岂能临阵退缩?且达亦七尺男儿,纵战死云中,亦不悔!”

众吏员亦大呼愿与蛮夷决一死战!

候选无奈道:“既如此,太守须尊我军令!”孟达点头应诺。

次日天明,诸夷大军前部已到达云中城外,步度根令人喊话,言道开城请降即免死。

城头一片安静,众军凝神静气,虽无一人答话,但气氛压抑。

候选见此,亲上敌楼瞭望,见城外满是诸夷大军,一眼望不到边,但皆为骑兵,乃轻蔑嗤笑一声,下敌楼对众军从容道:“儿郎们!且下城歇息,今日蛮夷定不会攻城,留百余人观望即可。”

众军闻言,皆放松下来,只听候选又道:“歇息的儿郎切记勿要走远,否则万一蛮夷攻城,等你赶来时,已被杀尽!届时无有军功,可别怪本将军言之不预!“

众军顿时大笑,有伶俐者大叫道:“将军,我等就在城墙之上安歇,若蛮夷敢来,管杀不管埋!“众军又是一阵大笑。

候选见军心可用,放下心来,令数名亲军留在城头,但有军情,即刻来报。吩咐完毕,径自下城歇息去了。

诸夷大军扎下营盘,各族首领皆齐聚步度根大帐,有人言云中城小围之即可,也有人请令领军直接进攻河套,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嘈杂不堪。

步度根大怒!喝到:“诸位即跟随于我,当听令行事!“

众人闻言一静,皆道:“请单于下令!“

步度根强压怒气,耐心说道:“云中虽小,但屯粮足够城内军兵支用年余,故围城之计不可取。我军虽围云中,但尚有万余汉军骑兵游弋在外,若进攻河套,其必袭击我军后路,故此计亦不可取。只有攻破云中,则外围汉军必退往上郡,届时我大军随后掩之,定然大胜!“

诸夷首领闻言大悦,纷纷请令攻城。

步度根摆摆手道:“汉军骑兵不足惧,但守城之能不可小觑,诸位可下令所部汉人仆从伐木打造云梯,明日即三面齐攻!”众人轰然领命。

云中以西约百里,千余骑兵正在缓慢行军,当先一将双眉紧皱,忽举手示意暂停前进,转身问道:“探路之人可有回报?”

一人于马上拱手道:“禀将军,暂未回报。”

那将心下焦虑不已,暗自恼怒,心道:“塞北到底是蛮夷之地,入眼皆为草原,且荒无人烟,根本不知身处何方!这可如何是好?”

正踌躇间,身后一队率道:“将军,管他何地?总归是蛮夷之地。我等出云中后一直向西,行军约有百余里,末将以为,不如往东北方向突击,定能遇上蛮夷大军!”

那将闻言大喜,喝令大军改道东北方,突击行军!

其他各路汉军骑兵亦都大同小异,只因草原一望无垠,极易迷失。

杨兆此时正一头雾水,心中亦在猜忖自己身处何地,忽亲军队率跃马大叫道:“将军!不可再往前行军!”

杨兆正思忖该当如何,被那队率猛然一声大喊,唬了一跳,大怒道:“丁大贵!何事一惊一乍?作死不成?!”

丁大贵道:“将军,哨骑来报,我军已行军一百余里,已近长城。”

杨兆闻言,仰头观望天色,然后急道:“速令大军改道西北方向,全军呈冲锋队形!”言毕拔马当先而行。

疾奔三十余里后,哨骑来报,前方十余里有鲜卑大军驻扎,并无寨墙,约四五千人,牛羊无数,许是押运辎重之军。

杨兆闻报,喝令全军人衔枚马裹蹄,按辔缓行。约行十里后,果见前方出现大片营帐,但并无灯火。众将皆大喜,纷纷看向杨兆。

杨兆小声喝令道:“全军换马!”众军闻令,就于马上纵身一跃,转瞬间已换好马匹,动作流畅无比。杨兆心下满意,挺刀喝道:“杀尽胡虏!”

两千大军挟风雷之势,滚滚向前,冲进鲜卑大营,弃枪绰刀,横劈竖砍,见人就杀,瞬间犁出一条血路。

鲜卑大营顿时大乱,死伤无算,多为疾驰之战马撞毙。营中将领大声呼喝,众鲜卑骑兵闻令,纷纷靠拢,片刻集起数千大军,随即啸叫着杀向汉军。

阵上杨兆窥见,下令大军速退,汉军士卒皆乃精锐,闻令毫不纠缠,打马急退,鲜卑大军随后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