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抚众夷单于起誓(2 / 2)

马超闻言,暗想也是,沉吟片刻后,起身下令道:“令名领军三千随行,离我数里之地接应,李堪将军收拾船筏于河水东岸等候,王达领百余亲兵随行护卫即可。”

庞德等无奈,只能应允。

次日,马超领王达及百余亲军到达约定会面地点,驻马不久,就见前方奔来数骑,及近后,拱手问道:“敢问可是上大将军当面?”

马超道:“正是!你等何人?”

马上骑兵答道:“我等乃大单于亲随,请上大将军稍候,大单于即刻便到。”说完拱手再次施礼,然后转身回报步度根去了。

步度根闻报说马超只带百余人前来,心下暗自钦服,遂亦只领百人赶往会面。

不多时,步度根赶到,离马超十余步,勒马拱手道:“西部鲜卑单于步度根见过上大将军!”

马超还礼,并不废话,直接问道:“超之建言,大单于可曾议定?”

步度根见马超以大单于相称,大喜!暗道:“此人胆色过人,言语切直,不似作伪,何不先应之?”遂下马拱手道:“既然上大将军不计前嫌!西部鲜卑誓与上大将军共进退!”

马超大喜,亦下马,大笑道:“大单于果然快人快语!超亦立誓,待一统中原之后,定助大单于横扫草原!成就鲜卑共主!”

步度根闻言大惊!暗忖道:“这马超果有吞天之志!若其扫平中原,岂能相容?!”

见步度根迟疑不语,马超心知其已见疑,遂上前几步,微笑问道:“大单于莫非疑我?”

步度根素知马超之勇,见其上前,不自觉后退一步,一手攀鞍,目视马超,依然不语。

马超大笑道:“昔日秦王扫六合,席卷八荒,秦军所向无敌,然始皇帝却下令筑长城。本朝武皇帝,雄才大略,横扫大漠,却只封狼居胥,何也?盖因草原戈壁不适农耕,汉人不宜居住,否则今日何来鲜卑、乌桓、匈奴等部族?大单于莫非以为超更胜秦皇汉武?!”

步度根闻言大悟,心下暗惭,遂坦然不疑,拱手干笑道:“本单于方才不语,乃暗思河西之地何处适合筑城,并非见疑大将军。”

马超心下暗笑,也不点破,吩咐王达设帐置酒,邀步度根进帐共饮,并商议河西筑城及迁移百姓等事。

步度根欣然应之,进帐坐定后,马超邀饮一盏,随后故作随意道:“大单于称雄晋阳、雁门一带,所部定有掳掠之汉人百姓,可否先行遣还?”

步度根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呐呐道:“此皆诸部征伐所获,若强令交出,恐难服众。。。”

马超心下大怒,强自按捺,淡淡道:“大单于不必为难,超愿以粮草赎之,届时将所掳汉人发往河套即可换取粮草。”

步度根暗喜,假意推辞几句,便应允了。

二人互敬数盏,马超又道:“大单于异日必为鲜卑共主,所筑之城便称大王城如何?”步度根大喜,欣然从命。二人又商议守望互助之类诸事,天晚方散。

数日后,步度根尽选族中青壮,得军五万,亲自统之往河西筑城。余者老幼十余万口并掳掠所得数万汉人尽皆发往河套。

马超又迁云中、九原、朔方周边诸族百姓尽入河套为民,许以田地粮种,迁移诸族百姓莫不欢欣。又下令庞德、法正统大军随自己前往云中,李堪加都护将军统军三千留守上郡。

数日之后,大军抵达云中,马超即刻下令升帐议事。

众将聚齐后,马超加庞德为塞北都督,总领河套、塞北诸地军事,法正为军师,杨兆加安北将军,候选加平北将军,其余诸将皆有封赏,众将大喜拜谢。

马超示意免礼,问候选道:“侯将军伤势如何?”

候选闻言,捶胸大声答道:“已无大碍!”

马超道:“既如此,众将听令!”

诸将大呼应诺!

马超起身下令道:“杨兆、候选各领一万骑兵,以千里为限,巡查各族蛮夷,但凡有被掳汉人之部落,明诉其罪后,斩其青壮,老弱妇孺尽皆迁往河套。”

二将大声领命!

法正急道:“主公,若其降顺,是否免其死罪?”

马超反问法正道:“蛮夷掳掠汉人之时可曾刀下留情?!似此蛮夷,只畏刀斧,岂明仁义?!除非不战而降,否则尽斩之!”

法正闻言大感惭愧。只听马超又道:“我要让夷狄永世不敢犯我华夏!”

众将均振奋莫名,下拜大呼:“我等誓死追随大将军!”

马超挥手令众将起身,令庞德、法正镇守云中,凡事计议而行,万不可对蛮夷心存善念!二人拱手领命。

安排已定,马超即启程回长安,路径银川,但见诸族百姓卖力开垦,沿路阡陌纵横,只等入秋播种。马超暗自宽慰。

在银川歇息数日,嘱咐孟达各项民屯事宜后,即领军返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