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得大匠刘豹犯境(2 / 2)

杨氏笑道:“掉地尚不足两日,怎生使得?”

马超一拍脑门,遂令仆妇准备羹汤,携杨氏前往探问,进屋之后,一会儿看看儿子,一会儿看看女儿,满心欢喜,问董、姜二女道:“孩儿可曾取名?”

董氏道:“夫君未归,故未曾取名。”

姜氏道:“自古姓名皆由父取,妾身不敢僭越。”

马超笑道:“自家孩儿,取之无妨!”

董氏踌躇半晌,小声道:“前日入秋,取名马秋如何?”

马超赞道:“此名大妙!正好应时!”

姜氏许是饿了,边用羹汤边道:“妾身只望孩儿此生平安幸福、吉祥如意,叫做马祺可好?”

许是姜氏边吃边说,言语含糊,马超将马祺听成了马蹄,不由一愕,心说:“马蹄?怎么叫这名字?”遂问姜氏道:“女孩怎能取名马蹄?”

姜氏轻啐,嗔道:“妾身明明取名马祺,怎到夫君嘴里成马蹄了?”

马超道:“原来叫马祺,好名字!当真平安幸福、吉祥如意!”

杨氏等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几人围着孩子谈笑一阵,杨氏见二女略带困意,忙招呼二人好生歇息,引马超回自己房中不提。。。

塞北草原,云中军大营,杨兆高坐主位,满脸不豫之色,帐下众将噤若寒蝉。

杨兆见众将皆不言语,愈怒,大喝道:“出塞数次,诸族皆跪地请降!只能送其前往云中!似此我等与驮马何异?!”

一曲长苦笑出列道:“诸部落望风而降,足见将军虎威!只是。。。目今各族百姓越聚越多,还需将军尽早定计。”

杨兆大怒!拍案道:“蛮夷皆乃恃强凌弱之徒!枉为男儿!如今还能怎地?”言毕懊恼不已,咬牙喝道:“传令退军!”

云中城,庞德暗自忧心,只因来投之异族百姓多为老弱妇孺,青壮极少。

法正建言道:“将军,事出反常,可令候将军即刻前往朔方巡视,以防蛮夷集结大军偷袭银川!”

庞德然之,沉声道:“杨、候二将离云中近千里,恐不及回军,然军情如火,岂能俄延?!我自领军前往朔方,孝直谨守云中!”

法正摇头道:“云中聚集异族百姓已近十万,需遣大军送往河套,将军恐不能成行。。。”

庞德无奈,只得遣人飞报杨兆、候选,令二将火速回军。法正亦急修书嘱咐孟达谨防异族偷袭。

银川城,秋播已毕,孟达巡视诸地后,大感欣慰,遂于郡守府设宴,广邀河套诸吏员及迁入各族族老。

众吏员眼见河套不日丰足,心下喜悦,频频举杯,各族老更是开怀畅饮。

忽报云中有书至,孟达拆视后,递于郡尉姜冏。二人遂避席商议,孟达忧道:“孝直所虑极是,然银川并无兵马,如何应对?”

姜冏沉声道:“银川各地役吏数千人,守城足矣!”

孟达忧虑不减,道:“若真有蛮夷来袭,定然皆为骑兵,岂会攻城?必然分兵劫掠,届时河套百姓数月辛劳,皆付之流水矣!”

姜冏劝道:“太守勿忧,此事未必成真,若果真蛮夷来犯,冏愿领役吏出城一战!定不容其劫掠!”

二人正商议间,役吏来报,说有大股骑兵距城不足十里。

原来自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毙命,其侄刘豹自领单于之位,收拢败军退入塞北,尚未立足,又闻汉军分兵两路扫荡,惊惧之下尽掳诸族青壮,裹挟成军,逃往漠南。

眼见即将入冬,刘豹大军粮草日渐耗尽,困苦不堪之下,见河套西面并无大军驻守,遂生劫掠之念。

略加谋划后,刘豹亲领大军数万偷渡河水,杀奔银川。

孟达闻报大惊!姜冏急道:“太守,事急矣!冏即刻领役吏出城拒敌,请太守领百姓谨守城池!”

孟达应允,嘱咐姜冏小心行事,又急令快马往云中求救。

姜冏领数千役吏出城拒敌,不及下寨,匈奴前军已至,姜冏且战且退。

刘豹闻知,驱兵大进,姜冏不敌,下令众役吏退入城中,自己亲自断后。匈奴大军遂四面围困银川。

次日,刘豹立马城下,扬声道:“太守勿惊!本单于此次只为求粮,若奉上粮草十万石,牛羊五万只,本单于即刻退兵!太守意下如何?”言毕放声大笑!

孟达大怒!切齿道:“贼子休得张狂!待我大军赶到,你等皆为齑粉!”

刘豹闻言暗惊,也不答话,下令分兵劫掠,五日后即刻退往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