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曹操兵进冀州地(2 / 2)

话说到这里,杨氏岂能不明马超之意?心下长叹一声,把话挑明道:“这位姐姐才貌双全,一般人确实不般配,不如夫君纳之,既保全姐姐名节,又称了夫君心意,岂非一举两得?”

马超闻言暗喜,假作无奈道:“其实为夫本无此意,主要是想为靖儿、远儿寻一个老师而已,既然事已至此,就依娘子便是。”

杨氏闻言,转身默然不语。

马超心道:“大事不妙!关键是这事还不能解释,得想个办法糊弄啊!”忽眼睛一亮,上前拉过杨氏,柔声道:“娘子,靖儿即将满六岁,总得请位先生启蒙进学。若是远儿、秋儿也就罢了,可靖儿乃是长子!岂能随意?为夫帐下文士虽有,可皆乃智谋之士,并非大儒,如何教得靖儿?侧院那女子名蔡琰,其父蔡中郎儒学冠绝当世!且膝下只有此女。这蔡琰仅凭家学,便足以教授靖儿。娘子以为如何?”

听闻马超提到“靖儿是长子”,杨氏如醍醐灌顶,明了马超之意,遂回嗔作喜道:“妾身全听夫君安排。”

马超大乐,放下心来,携杨氏前往探视董、姜二女去了。

建安九年五月,袁尚统大军进攻袁谭,围袁谭于平原,袁谭走投无路,遂遣人向曹操请降。

曹操允之,并亲领大军进攻邺城。

袁尚闻报,急领大军回救邺城,在黎阳与曹军大战一场,被击败后,退往中山国,投靠袁熙。曹军一路追击。

袁谭见有隙可乘,降而复叛,领军大掠冀州东部诸郡。

曹操大怒之下,挥军擒斩袁谭,尽降其部,又于冀南收降张燕等部,兵力骤增至二十余万。曹操欲继续追击袁尚,郭嘉进言道:“主公!不可进兵过速,须防马超攻打函谷关!”

曹操闻言,沉思半晌后,说道:“马超之谋,我以尽知!无非攻打函谷,意欲我亲领大军往救,彼趁势夺取幽并耳!”

郭嘉道:“主公高见!马超令庞德屯兵河西,其意在幽并也!若我进军中山国,其必挥军函谷!不可不防!”

曹操笑道:“奉孝不必过于担忧,马超此计虽妙,但需攻破函谷,否则皆为笑谈!然而函谷关屯兵三万余,兼之易守难攻,非数月不可破!且曹仁于河东亦有数万兵马,若事急,定分兵往救之。目今袁尚败亡在即,我军趁势破之,然后陈兵雁门,马超闻讯定然退军。至于庞德,我早已令文谦谨守壶关,彼便全取并州又能如何?又令阎柔深沟高垒,据寨而守,另遣人伐木掘土坑,以迟滞杨兆铁骑,其能奈我何?”

郭嘉闻言,心下默默盘算片刻,说道:“诚如主公所言,此战关键在于函谷能否坚守!还是增兵函谷为上,以防马超另有别谋!”

曹操思之亦然,遣人传令曹仁,若马超攻打函谷,则弃守河东,渡河进攻新丰,以袭马超后路。安排已定,曹操喝令众将整肃军马,进军中山国。

长安城,大将军府,马超正召集众将议事。

李开首先出列道:“主公,细作来报,曹军已下黎阳,袁谭降而复叛,被曹操斩首。袁尚独立难支,目今退守中山国,曹操紧追不舍。”

马超闻言,拍案而起,朗声道:“曹操即得冀州,尚不知足,竟欲攻取幽并,威胁河西,吞并雍凉之心昭然若揭!本将军岂能坐以待毙?!众将即刻整军!明日卯时造饭,辰时发兵,于潼关取齐!”

诸将轰然应诺!

次日,马超留陈克领新军万余守长安,政务皆交予李迪。令李敢领五千骑兵为先锋,自统中军,又令杨奇统后军看顾运粮驮马及押送霹雳车等辎重,往潼关进发。并遣人传令庞德、杨兆,一旦曹操从河北退兵,即刻进兵幽并。

不数日,马超兵至潼关,略作休整,下令杨奇回转长安,筹措粮草事宜。

李开进言道:“主公,霹雳车已制成数百架,故夏侯渊诚不足虑,然河东曹仁不可小觑!须防其渡河水偷袭我军后路!可令俞山将军领五千步军驻守新丰。”

马超思忖片刻,道:“何需如此费事?”说完转头对马岱道:“你领五千骑兵,即刻出发,日夜巡防河水南岸,但见曹军过河,即驱兵冲散斩之!若放过一人,提头来见!“

马岱大声道:“请兄长放心!“言毕转头出帐整军去了。

次日,马超大军相继开拔,直扑函谷。

探马飞报,言道马超亲统五万大军来犯函谷关,夏侯渊大惊,遣人急报曹操,同时传讯曹仁,令钟繇留守洛阳,自领曹洪、成宜等凉州降将,统大军于前往函谷关据守。

比及到关,就见李敢领兵已至,并于关前往来驰骋,大骂邀战!

夏侯渊大怒,欲令曹洪提兵击之,凉州降将成宜劝道:“李敢正欲激我军下关厮杀,将军不可随其意也!“

夏侯渊猛省,遂坚守不出。

李敢令数百小军于关下百般辱骂,曹军在关上亦骂,只是无人出战。李敢寻思无计,只得遣人禀报马超。

马超闻报,亲领大军逼关下寨,等待俞山后军前来,仍令李敢每日骂阵,但并不攻关。

一连两日,皆是如此。夏侯渊渐渐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