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占上谷鲜于归降(2 / 2)

关平领军相迎,言道:“大将军已等候诸位数日。”

众官吏大惊!急入城拜见。

原来马超闻知阎柔亲往上谷,遂留高干统兵三万镇守范阳,自领大军退往代郡。

闻报各地吏员已至,马超大喜,令设宴相待。

次日,马超仔细看毕吏员文告,自思道:“居然没有一个有名气的,倒是这个姜冏,好像是李敢的义兄,应该可以放心任用。”遂聚众议事,下令姜冏领代郡太守,又着关平拨军三千充任役吏,一切政务皆按河套之法行之。代郡各县官吏依然沿用。

姜冏慨然领命,正欲入列,忽一人拜于身前,道:“赵云见过兄长!”姜冏愕然,忙扶起赵云,讶异道:“冏与将军素未谋面,缘何以兄长相称?”

马超见之,微笑道:“仲奕有所不知,向日较技于长安,子龙之勇不下存孝,故本将军令其与子龙结为兄弟,你乃存孝之兄,故子龙亦以兄长称之。”

姜冏恍然,打量赵云一眼,欣喜道:“存孝、子龙皆勇冠三军,冏有弟若此,此生足矣!”言毕,大笑。

众人纷纷称羡。

诸事议定后,马超仍留关平驻守代郡,自领赵云、郝昭等进军沮阳。

杨兆等出城十余里相迎,少时,大军进城。诸将拜问毕,便请马超入席饮宴。

法正建言道:“主公!既曹军已退,鲜于辅等定然惶惶!何不发书渔阳招降彼等?或可免大军劳苦。”

马超然之,遂令法正修书,遣人传报渔阳。

鲜于辅接书后,召集众人商议,首先开言道:“大将军马超遣人驰书招降,诸位以为如何?”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寂然无声。

鲜于辅见状,暗叹一声,道:“大将军击退曹公,其势非我等能敌!故而我欲降之,诸位可有异议?”

牵招出列道:“鲜于公之言是矣,但恐大将军并不见用,招等固然无惧,奈鲜于公何?”

鲜于辅正欲答话,忽亲军来报:“辽西鲜卑素利及弥加、阙机求见!”话音未落,素利等三人已步入正堂。

素利大笑道:“鲜于公别来无恙?本单于闻知马超大兵压境,故特来相助!”

鲜于辅见其等径自直入,不由暗怒,沉声道:“不知单于有兵几何?”

素利傲然道:“我有精锐大军三万余人,可敌马超否?”

弥加、阙机亦齐声道:“我等所部亦有三万精骑,破马超轻而易举!”

鲜于辅闻言,心下权衡片刻,起身道:“昔日轲比能亲统十万大军,尚被杨兆五万精锐大破于代郡!曹公雄才,亦被击退!今日大将军亲统近十万大军来攻,我等兵力不及,如何相敌?”

素利笑道:“轲比能之败,乃阎柔献城之故,否则汉军安能突入代郡半步?!若鲜于公怯战,不妨据城坚守,本单于自统鲜卑健儿与马超一决高下!”

鲜于辅等闻言大怒!牵招道:“若单于亦不敌,如之奈何?”

素利道:“若本单于战败,自当随鲜于公出降!”

牵招心下哂笑,与鲜于辅对视一眼后,拱手谓素利道:“我等多谢单于相助!请单于先行歇息,招自遣人奉上牛酒犒军。”

素利见说,大喜!也不见礼,直接转身,扬长而去。

牵招大怒,谓鲜于辅道:“鲜于公可知素利等辈前来相助,是何用意?”

鲜于辅恨声道:“蛮夷所思,不过趁乱掳掠渔阳,进而退守辽西!本太守岂能如其所愿?!”

牵招道:“鲜于公高见!如今素利等屯兵无终,不如建言大将军挥兵进剿,以其永绝后患!”

鲜于辅然之,遂亲书降表,令牵招赍书星夜往报马超。

沮阳城,马超闻报大喜!遣王双统一万骑兵,前往居庸为副将,并传令张横统两万骑兵,经渔阳,由北向南直奔无终,以防蛮夷遁入草原。再令赵云统五千近卫军,出沮阳,经蓟县,由南而北,与张横合击无终!又吩咐道:“素利胆大妄为,竟起意劫掠渔阳,此战不留俘虏,但凡蛮夷,尽皆斩之!”

二将大喜!领命欲辞出。

牵招急止之,连声道:“大将军且慢!素利拥兵五万余,且皆为骑兵,大将军铁骑虽横扫塞北,但不可轻敌,须多遣兵马!”

马超微笑道:“超本欲亲统大军征之,但恐蛮夷惊惧,若其退入辽西,定然联合公孙康,届时反为不美。再者,张将军所部皆乃百战老卒,子龙所领皆为军中勇健,足可以一当十,子经无需忧虑。”

杨兆大笑道:“区区蛮夷,何足道哉?若依本将,何需两万大军?数千铁骑足矣!”

阎柔亦出列道:“大将军身经百战,料敌如神,曹操尚且退避三舍,况素利等鼠辈乎?故以柔度之,战事无需子经忧心,倒是如何治理渔阳等郡,还请子经多多费心。”

牵招闻言,忙拱手道:“招才疏学浅,不足与谋。然渔阳鲜于公,得才兼备,深得民望,待使君前往渔阳之时,一问便知。”

马超暗忖道:“牵招文武双全,还是可以任用的,但是鲜于辅是谁?难道又是老罗埋没的人才?等到了渔阳,再找他谈论一番。”心念已定,先令赵云整军出发,然后转身谓牵招道:“本将军不日将兵进渔阳,敢请子经屈任上谷太守一职,不知子经意下如何?”

牵招大喜!忙下拜道谢!马超下令居庸留守之一万步军,划归关平统之,再令阎柔遣人回代郡选拔吏员,协助牵招治理上谷。

众人拱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