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黄汉升剑阁论武(1 / 2)

 阳平关外,魏军大营,众文武齐聚中军大帐,曹操居中高坐,却满面困惑之色,只因自千人决战后,一连数日,唐军皆闭关不出。

刘晔首先出列,进言道:“魏公,许是马超见我军壮勇,不敢轻易出关,然眼见将近春分,故晔建言魏公遴选精锐士卒拒寨坚守,却裁汰岁在三十以上二十以下者,于城固以东、汉水南岸屯田,以为久计!”

贾逵出言道:“若依子扬之计,我军虽精锐倍之,但兵力已不足十万,若马超倾巢而出,恐难抵敌。”

刘晔闻之,默然入列。曹操则沉吟不语。

忽司马懿出列道:“魏公,懿以为,子扬公之计可行!”

众人闻言,皆讶然视之,曹操亦侧目,问之道:“仲达何意?”

司马懿沉声道:“此次我军兵发汉中,实为击破南郑,挥兵陇西,尽掳粮草马匹,然后回镇阳平关,继而收取西川!可如今马超大军十余万拒关而守,吴懿、张任等辈又窥视在侧,即便魏公大破马超,亦恐为刘璋做嫁衣矣!既然如此,何不退而求其次?”

曹操本就多谋,闻此言,岂能不明其意?遂叹声道:“只恐刘璋无心进取。。。”

司马懿微微摇头,拱手道:“不然!魏公若依子扬公之计行事,马超便兵力占优,岂能不动心?必然大举来攻!届时我军依仗塔楼之利,定能重创唐军!然后退守城固一线即可。吴懿等辈想必早已定计,闻讯必趁虚而入,马超却只余疲兵残卒,只能再度退守阳平关!即便蜀兵并无攻关之意,马超亦不得安枕,势必全取汉中而后快,更无余暇顾及河南诸地矣!魏公当可从容施展,数年之后,必可一举攻入河北!”

众人闻之,皆出言附和。曹操闭目沉思半晌后,从之!

阳平关,唐军大营,马超半卧榻上,烦躁不已,寻思道:“关外的陷坑都填平了,按理曹操应该发兵来攻打关隘才是,怎么没动静呢?难道不怕我派骑兵出关日夜骚扰?真是奇了怪了。。。”

正思虑间,亲军来报,言称魏军正分批退兵!

马超闻报,一跃而起,愈发不明曹操用意,一时坐立不安,遂喝令再探。

忽又有亲军来报,言称长安有书至。

马超接过,拆视后,暗道:“诸葛亮果然有两把刷子,要是真偷袭上庸得手,曹操败定了,可是现在曹操退兵了啊!这让我怎么办才好?”一时间竟不知所措,继而大怒!抬脚踹翻案几,心下恨恨道:“我#¥*!管尼玛什么阴谋诡计,老子就死守阳平关,看你曹操能把老子怎么样!”发泄一通后,不觉又沮丧万分。。。

丁禄见马超火冒三丈,顿觉莫名其妙,一时又不敢问询,遂俯身收拾。

马超见之心烦,挥退丁禄等,吩咐无令不得入内!

丁禄张口欲言,却见马超双手抱头,席地而卧,遂领众人出帐。。。

马超不知如何是好,纠结半晌后,忖道:“曹操不是退兵吗?老子也退兵,就把汉中让给刘璋算了,等老子横刀打造出来,再一个一个收拾!”心下计较已定,遂修书一封,令李迪屯集铁料,马靖就屯兵青泥隘,无令不得妄动,然后遣亲军飞马送抵长安。

数日后,魏军仍无攻关之意,马超拿捏不定,遂令聚众商议。

少时,众人齐聚,见礼毕,马超正欲出言问询,忽细作来报,言称魏军大半退回汉水之畔,立营屯田,关外寨内只余八万余兵!

李敢闻之,即出列请战!

马超挥手喝退,转头暗忖道:“屯田好啊!等我打下汉中,正好耕种!”思及此,遂传令大军仍谨守关隘,不得妄动!

赵云进言道:“曹操此举意在长久对峙,使唐公无暇攻打宛洛、青兖各地,鉴于此,末将请令出关袭扰!待其日久兵疲,再一举破之!”

马超闻之,暗觉有理,正欲从之,忽又觉无甚必要,遂摇头道:“魏军立寨日久,墙高壕深,且寨内塔楼密布,扰之何益?不过徒耗马力耳!我军只需谨守阳平关,曹操便一筹不展!至于宛洛、青兖诸地,孤早已下令赵胜、俞山缓缓进兵,令庞德征发五万铁骑,成军即发兵!何言无暇顾及?”

赵云见说,拱手入列。

忽阎圃出言道:“圃请令前往剑阁,或可说服张任共攻曹操,还请唐公允准!”

马超闻说,先是愕然,继而大笑道:“似吴懿、张任等,鼠辈耳!何足挂齿?孤迟早收而斩之!阎先生何必往说之?且日后治理汉中,尚需先生鼎力相助,岂能轻易涉险?”

阎圃闻之,暗道:“向曾闻唐公英武盖世,睥睨天下,今闻其言,果如是!圃能跟随如此雄主,何其幸也?!”思及此,遂拱手道:“唐公切不可小视张任!其人谋勇兼备,驻守剑阁近十年,使张师君寸步难进,实非等闲之辈!”

马超闻说,忽忆起一事,心道:“难道这个张任就是历史上射死庞统的那个张任?怪不得听着耳熟,前段时间没来得及深想,嗯。。。要是这样的话,这人还真不能小看!至于吴懿,后世游戏里面也有,应该也是个将才,不能大意啊。。。”盘算已定,遂令加派细作前往剑阁,务必探明蜀军虚实!然后转头谓阎圃道:“先生可知吴懿此人?比之张任若何?”

阎圃略作沉思,答道:“吴懿字子远,兖州陈留郡人,因其父与刘焉交好,故举家入蜀,为人高亢劲烈,其妹乃刘璋兄刘瑁之妻也,故得任中郎将,位在张任之上,虽胆略有所不及,但仍不失为良将。”

马超闻之,微微颔首道:“孤并非小觑吴懿、张任,实乃其主刘璋暗弱无能,多疑善变,此致败之道也!昔日袁本初百倍于刘璋,亦为曹操所灭,以此论之,其等实不足为虑!”

阎圃闻说,拱手又欲出言,只听马超接着道:“眼下我军所患,曹操耳!故蜀中之事不必再言。孤欲坚守阳平关,以待时变,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见说,虽心有不甘,但并无良策,只得拱手应命。

之后数日,阳平关内外一片宁静,两军皆坚守不出。

剑阁,张任早已排下筵宴,闻知吴懿统兵已至,遂引刘璝等将出关相迎。

少时,众人入座,吴懿引荐黄忠、魏延二将。

张任即起身微微施礼,刘璝仅对魏延略微拱手,却对黄忠犹若未见。

吴懿暗怒,又不便发作,遂取刘璋手书,遍视众将,开言道:“本将奉主公之令,统领剑阁、阆中人马,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张任等闻之,忙起身拱手道:“末将等愿尊将军之令!”

吴懿见此,起身道:“既如此,诸将听令!”

众人再度拱手,应声道:“末将在!”

“阆中乃东川门户,不容有失!着张任为主将,泠苞、邓贤为副将,就领阆中兵马,谨守巴川、南江,若有魏军一卒过境,提头来见!”

张任扬声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