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再结亲启用庞柔(2 / 2)

李开闻言,愕然道:“陆逊虽为孙策之婿,然乃白面书生耳,何足为惧?主公不必在意,令焦炳所部攻之,当无不克!”

马超摇头道:“比之曹操水军,焦炳所部固然战力倍之,但却远逊吴军,孤取陆路攻之,乃扬长避短也,何愁不胜?”

李开沉吟片刻,道:“若陆逊仿效主公取冀州之计,统水军绕行渤海郡登陆,恐为害不浅!”

马超道:“冀州现有铁骑万余,若吴军登陆,自寻死路耳!陆逊之能不下周瑜,岂能出此下策?”

李开讶然道:“周瑜智虑深远、将帅之才!陆逊孺子,何足相提并论?”

马超见问一窒,暗忖道:“这也难怪,陆逊在火烧连营之前确实是一文不名,不过哥们来自后世,绝对不会犯刘备一样的错误!”思及此,遂言道:“孙策虽恃勇少谋,然所部良将如云,既遣此子为将,必有其过人之处,文优切不可小觑,当慎而重之!眼下河北只宜坚守,待孤攻取河洛,中原弹指可定矣!”

李开闻言拜服。

却见诸葛亮不解道:“主公,加之河东张郃所部,河北计有大军十五万,函谷关俞山所部,武关赵胜所部,皆不下五万大军,若能集兵一处,当可无往而不利!然主公处处设防,守而不攻,却寄厚望于神兵城,欲以兵甲胜之,亮以为,此举实为舍本逐末,何也?还请主公解惑。”言毕,一揖到地。

马超见问,暗忖道:“你们哪里知道工业的重要性?又怎么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后世华夏曾几度被异族统治,前后近千年的屈辱血泪,你们怎么可能体会?!远的不说,就说一百多年后的五胡十六国,如果西晋王朝工业发达,刀枪剑戟质量上乘,怎么可能打不过少数民族?比如现在,哪个异族敢在我马超面前龇牙?!别跟我提什么人种之分,兵力多寡,一群狮子打得过一只手持冲锋枪的羚羊吗?所以发展军工势在必行!”念及此,不由暗自切齿,起身下阶,扶起诸葛亮,沉声反问道:“孤昔日横扫西域、塞北、辽东等地蛮夷,斩首数十万级,连战连捷,所向披靡,孔明可知为何?”

诸葛亮见问,愕然答道:“自然是将士用命,主公雄才!”

马超闻之,哑然失笑,摇头道:“此其一也!致胜之因乃孤造出马蹄铁,使我铁骑可奔袭数千里!改进马鞍,使我兵卒可力战蛮夷!倾尽所有,使我大军尽皆披甲,再不惧弓矢!方可横扫诸夷!以此论之,孤不过以兵甲胜之耳!若昔日大军皆可换装今日之唐刀钢甲,何至于战死数万同袍?!异日孤若造出钢铁战舰,孙策水军皆如童稚矣!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见说,愧然下拜,叩首道:“亮之不明,还请主公恕罪!”

李开亦下拜道:“主公金玉之言,开受教!”

马超上前扶起二人,连声谦逊,又问李开道:“武关战事,进展如何?”

李开先是一愕,见问忙答道:“自赵胜退兵坚守,文聘猛攻十余日,即罢战,眼下逼关立寨,与我军对峙,细作报说,洛阳曹仁或许调兵增援,然武关坚固,料想并无大碍。”

马超略作沉吟,出言道:“孤欲调魏延前往武关,代赵胜之职,你等以为如何?”

李开闻之,皱眉道:“主公既然立意坚守,则武关举足轻重,魏延新附,虽骁勇有智,但为人刚傲,恐难策万全。。。”

马超闻之,闭目问道:“魏延现在何处?”

李开道:“其自入新兵营,已月余不出,许是加紧操练所部军卒。”

马超闻言,暗忖道:“按照魏延的个性,早应该跳出来请战了,如今竟然平心静气,在新兵营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看来是心服口服了,不如拿出来用用,看他是不是真的跟历史上一样牛掰。。。”思及此,遂谓李开道:“其人勇略足当此任,至于为人刚矜,乃其性也,夫人无完人,文优不必过于在意。”

李开见说,拱手不语。

诸葛亮见此,沉声道:“魏延善养士卒,且勇武过人,足矣胜任武关守将,然以亮观之,其人过于自负,刚猛有余,若因此而擅动刀兵,违背主公大略,如之奈何?故亮以为,赵胜虽败,但胜在稳妥,且久随主公,岂能轻易调换?”

马超闻之,暗叹一声,颔首道:“既然文优、孔明所见皆同,此事暂且按下,待子龙、汉升攻入南郑后再议。”心下却道:“诸葛亮还是跟历史上一样,看魏延不顺眼,难道是八字不合?”

二人见说,遂不再纠缠此事,但见李开略作斟酌,拱手又道:“主公,眼下长安繁盛,在册人口已不下五十万,城内拥挤不堪,每日进出城者如过江之鲫,为策万全,开建言主公将亲军增至五千骑,近卫军万骑!”

马超闻言,微微皱眉,问道:“现任长安令何人?”

诸葛亮忙出列答道:“长安并无令尹,由京兆府糜子仲代为管辖。”

马超微微点头,沉声道:“增编亲军近卫之事,文优行文即可。至于城内拥堵,孤欲将长安城周外扩十里,却不筑城墙,调兵一万驻守,由长安令一并统之,署理防务政务,孤意由马靖任之,二公意下如何?”

二人闻说,对视一眼后,诸葛亮躬身道:“扩建长安之事,自有主公定夺,但公子靖现驻守神兵城,责任重大!且其乃主公长子,恐不便担任此职,还请主公思之!”

马超闻言愕然,忖道:“驻守神兵城算一个理由,但长子怎么了?难道诸葛亮怕马靖逼宫?这想法也太操蛋了吧!虽然也有几分道理,但听着怎么这么膈应呢?照这样说,马铁也不能当这个长安令了?要是以后我当了皇帝,成了孤家寡人,岂不是更复杂?!这特么也太累了吧!”一时间,马超闭目深思,半晌不语。

诸葛亮见之,以为马超正忖度选用何人为长安令,遂进言道:“亮举杨兆将军长子杨恒,此子骁勇果毅,多智善谋,可当此任!”

马超见说惊醒,闻其言,沉吟道:“此职司无关智勇谋略,但忠谨勤勉,秉公能断即可,孤以为庞德之兄庞柔可当此任,二公以为如何?”

二人见说,拱手称是,继而请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