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节安民心赵俨进言(2 / 2)

陈留,唐军大营,马超闻报曹丕竟强令迁徙徐州百姓,顿时勃然大怒!乃聚集众将议事,欲令李敢领军直击寿春!

张郃急出列劝止,进言道:“前日览毕文优、孔明二公书信,末将深以为然!若主公此时出兵,固然可保徐州百姓免于流离失所,便是擒获曹丕亦非难事,但恐于大略有失,故请主公三思!”

马超闻言,皱眉道:“隽乂所言不无道理,然两军征战,百姓何辜?孤实于心不忍!”

忽一人出列,拱手道:“唐公宽仁爱民,百姓之福也!然若此时出兵淮南,徐州百姓或可偏安,但如此一来,孙吴即了无牵绊矣!异日一旦循海路入寇,恐为害十倍于魏王!是故,还请唐公思之!”

马超视其人,乃虎牢关降将杜袭也,闻其言,不由微微颔首,忽忆起后世一首诗词,却忘却何人所作,遂暗自喃喃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特么谁写的来着?简直就是给我敲警钟的嘛!看来当初修建洛阳宫室的时候,不征发劳役是对的!亡,百姓苦,不光老子没办法,换谁都没招!但一定得保证兴,百姓不苦,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天下太平!”思及此,忽轻“咦”一声,暗骂道:“马超啊马超,你特么也太没出息了,为什么不能学习后世大神,想想怎么开疆拓土,统一全世界呢?!难道是受前世影响太***丝心态深入骨髓?唉。。。想这些又有什么用,谁特么能明白呢?连个掏心窝子说话的人都没有。。。话说老子穿越也有十几年了,怎么还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呢?”一时间,马超神思不属,忽而皱眉呓语,忽而叩案切齿,忽而长吁短叹。。。

帐下众将见此,顿觉莫名其妙,欲待出言相唤,又恐打断马超思绪,遂尽皆缄口,懵然怔立,唯杜袭拱手立于阶下,进退不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忽有亲军入报,言称朱灵引赵俨等一众豫州官吏赶至,现于帐外求见!

马超闻报惊醒,抬眼时,见杜袭仍静立阶下,顿觉尴尬,乃歉然道:“孤方才忆起一事在心,并非有意冷落,还请子绪勿怪!”言毕,即罢出兵之议,令朱灵入见。

杜袭侍立良久,难免心生郁气,忽闻此言,顿时感佩不已,当即下拜,赞道:“唐公非但神武雄才,兼且宽仁恤下,更难得表里如一,堪称英明仁慈之主也!”

马超忙令其起身,方欲谦逊几句时,便见朱灵引数人入帐见礼。

但见为首文士面带愠色,当先拱手道:“在下颍川赵俨,久闻唐公军纪森严,从不行掳掠之举,却为何纵兵肆虐兖、豫,致使数万百姓饥寒交迫,露宿街头?!”

马超见问一窒,几欲恼羞成怒,恨恨忖道:“这话问的也太特么操蛋了吧!要是魏延不这么干,司马懿怎么可能放弃南阳?他不放弃南阳,虎牢关又怎么会破?虎牢关不破,老子怎么驻兵陈留?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赵俨会不懂?还特么明知故问,这是想让老子出洋相啊!”思及此,便欲发作,忽转念道:“不对啊!这赵俨能当上豫州刺史,肯定是个人才,应该不会自己找死才对,可他偏偏就作死了,而且还特么没人出来转圜,难道有什么深意?得。。。老子就先装一次孙子,看看这赵俨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心下计较已定,遂强抑怒意,佯作赧然道:“此孤之疏失也!还请伯然公回告百姓,孤这便调拨粮米赈济,且自明岁起,许昌、陈留等地免赋税三年!”

赵俨闻之,当即郑重下拜,叩首道:“唐公信义素著,想必绝无虚言!如此一来,豫州即可弹指而定矣!俨谨代豫州百姓叩谢唐公!”

马超见说,方才恍然大悟,忙起身下阶,将之扶起,就请其出任豫州刺史之职!心下却腹诽道:“不就是劝我安抚民心外加毛遂自荐吗?转这么大弯干嘛!得亏老子英明神武,换成孙策试试,早尼玛推出去砍了!”

赵俨并不推辞,乃欣然从之。

马超见此,又高看其几分,继而吩咐备宴,为赵俨等接风。

席间,马超忽见杜袭与赵俨及另一文士相谈甚欢,暗觉讶异,遂问朱灵。

朱灵答道:“另一人名繁钦,三人皆为颍川名士,相交莫逆,先时避乱荆州,后仕曹公,乃治世之才也!”

马超闻之,寻思道:“这仨人都没听说过啊,难道又是被埋没的人才?”念及此,遂暗暗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