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七岁启程了(2 / 2)

士颂三国 七情遛鱼 0 字 10个月前

因此,士壹召集了方圆百里的能工巧匠,研究稚奴给的模型,在稚奴的指导下,成功制作出第一个半自动水车。

水流湍急的时候,可以自行运转,输送河水到水渠内;水势平缓的时候,需要最多两人踩水车。

不过,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制作一个水车十人需要五天时间,加上安装和指导乡民使用,一月才制作三个。就这,士壹连开了十个制作小队,只要他们做得好了,就特赦他们脱离匠籍。

匠人疯狂了,连工钱都不要,只要给口吃的,没日没夜的干。

经过两人的发展,苍梧广信周遭百里,所有能耕种的土地全部被开耕出来了,新增了数十个村落,每个村落至少安装一个水车。

按着这个速度,普及苍梧全境,还需几年时间,就可。

要说为何又多出那么多民众,其实都是三年前蛮人叛乱,郁林、高要、荔浦等地的民众,逃难到广信,看到广信的富庶后,很多都没有回去,就地安置下来。

士家也从中吸纳可数千人,充实了家族的佃户和仆役。因此士家的庄园,直接往外延伸了两倍,方圆四十里,都是士家的地盘,俨然成为了交州第一大族。这在中原地区,都能称得为一郡大族了。

士赐这几年狠抓稚奴的教育,除了逢年过节和休学日,每天早起晚睡,狠抓稚奴的教育。

这久违的学习节奏,让人窒息。

稚奴四岁启蒙,五岁半已掌握了家学《周礼》全本和其它十几本注释。

这个学习速度,让士赐惊讶,经过考较之后,稚奴言之有物,而且夹杂着自己的思考,言之有物,这要是放在二十多岁的成年人身上,都能被称之为天才,那稚奴这算什么。

这也狠狠刺激的了士壹,看着自己两个儿子,士乾和士坤,气都不打一处来。看来,自己往常是太过于放纵了,于是把他们两兄弟吊起来一顿抽,让他们不努力读书。

而稚奴的神童之名浅浅在广信传开了,有意无意往其它州县扩散。

六岁整,稚奴习得《论语》、《易经》,完整背诵,粗通其中意,且能言之有物。

六岁半,稚奴《诗经》、《孟子》,此时稚奴能书写简短的诗赋,成功刷新了他父亲七岁的记录。

七岁整,稚奴已习得《春秋左转》和《公羊传》,汉世出名的儒学十三经,已经习得一大半了。

北门外三里亭,士家总计十辆马车,一百护卫在这里已经集结完毕。

今日,稚奴需要远行了,按照之前的约定,稚奴需要前往雒阳,和自己的父亲相见。

稚奴非常舍不得广信的一草一木,还有家属亲眷。这里已经成为了稚奴的根,落叶总归需要归根的。

士赐同样舍不得,七岁的稚奴已经近六尺了,算是超快发育了。

士赐看着面前给自己行跪拜之礼的翩翩小公子,士赐心中感到莫名的心酸,眼角有些湿润。

而稚奴左右跪着是士乾和士坤两兄弟,他们已经到了年纪,需要出外游学了。此行稚奴需要去洛阳,中途需要在颍川停留,见一下自己未曾蒙面的姥爷刘陶。而两兄弟的第一站就是颍川,寻找名儒为师,为自己加冠出仕做准备。

今天为稚奴一行人践行的人到的非常全,连以往见过不多的本家亲眷都来为几人送行。

士壹看着远行而去的车队,沉默不语。

突然间,马车的侧窗伸出一个少年的上身,对着士赐摇着手等人大喊道:

“阿爷、二叔、姑姑,要保重身体呀!”

士赐下意识挥起手,喊道:

“诶!”

突然间,士赐感觉自己老了。眼角两滴泪水顺着眼角滑下。

士壹看到后,紧张地问道:

“父亲,是不是大风迷了眼?”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