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愣头青的五色棍(2 / 2)

士颂三国 七情遛鱼 0 字 10个月前

晚间家庭聚会,稚奴特意在正厅给文殊、郑伯、关羽等人安排了一桌,顺带把郑伯和文殊等人引荐给士燮,士燮又勉励一番,告诫他们,不用担心,以后会给他们机会。

得到士燮的答复后,文殊和郑伯等人患得患失的心留消失了,对以后更加充满期望了。

至于关羽,确有些心事重重,谈了一口气,默默的吃饭喝酒。

同时,士燮也隆重地宣布,因为稚奴和自己分隔两地,时至今日,还未取名,因此在这个时间宣布为稚奴正式起名为颂。

颂者赞扬、祝愿也,就是祝愿稚奴一辈子平平安安。

由此,稚奴的名字就定下来了,士颂!

士颂就此在雒阳坐下,每日和关羽、文殊等人习武后,就在家学习儒经。

士燮告诉稚奴,要想在乱世有自保能力,要么习文,要么习武。而士燮和士颂说的是,文也要学,武也要学。

之前他四个哥哥,没有机会学武,这次士颂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学。

而文,作为士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这个时代晋升的门槛,因此,文比武更重要,文更要学好。

两个月后,士燮把一封竹简给了士颂,士颂打开一看,是关羽在河东郡的案宗,上面有着官府的烙印,详细说明了关羽在何年何月何日,在什么地方,犯了何事,而且人证物证俱在。

士燮告诉士颂,关羽在河东郡的其它郡县的案宗已经销毁,只有这份案宗,表明关羽的生死就掌握在他的手里面了,如何处理,就就交给他了。

士颂询问老爹怎么得到这么重要的东西,士燮嘿嘿一笑,告诉士颂,是他自己对《论语》的注解抄本换来的,他把这本抄本送给现任河东郡的太守,对面就屁颠屁颠的把关羽的案宗给消了。

杀个人吗,在这个太守看来,小事一件,一个郡那么大,哪天不死几个人。

士颂收好案宗后,拜别老爹,到前院找到正在看书的关羽,把这份卷子交给关羽,天下仅此一个,别无他处。

关羽瞬间明白过来,这几个压在他心头的一根毒刺,终于被拔了。

关羽直接对士颂单膝跪地,叩首道:

“云长这条命,以后任君取之,如有违背,五雷轰顶!”

说完,就从腰间取出匕首,在手掌划过一道,任由血水留在地上,以敬告天地。

以前关羽对士颂的收留之恩,最多就是好感,现在则是感激,以后以士颂马首是瞻。

又过了几日,一则消息轰动了雒阳。

曹操这个人的名字第一次在了稚奴耳中。

曹操生平就不多做赘述,曹操现在刚加冠成年,由曹家出门为其举孝廉取丁氏女为妻,现在正值雒阳被校尉,主管雒阳治安。

雒阳世家门阀、皇亲国戚,贵胄极多,很难治理。在曹操商人后,就造了十余根五色棍立于公堂衙门之上。但凡有任何触犯法律,都要按律处罚,绝不姑息。

此时的曹操还是个愣头青,为人颇为正义,年轻气盛,正想干出一些政绩出来,一展心中所学。

正是这种愣头青的做法,把刘宏当红宦官蹇硕的叔父打死了,蹇硕的叔父夜闯私禁,遇到圆滑的人,这事或许就算了,但是曹操就硬刚。

听说现在曹家现在正在四处找人,托关系,帮曹操擦屁股。曹操本人也被禁锢在家中,生怕遭遇不测。

而蹇硕也很愤怒,自己经常和曹操的父亲,曹嵩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家小子把我叔父打死了,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