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再回雒阳第五更补(2 / 2)

士颂三国 七情遛鱼 0 字 10个月前

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信任的刺史或者郡守大人过来上任,其实不然。

虽然蔡邕从雒阳去职,但是其大儒身份摆在那里,在这个时代,能被称为当代大儒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这些来迎接蔡邕的世家子弟,都想在蔡邕这边,随个眼缘,幸运地或许能被蔡邕选为弟子,在身边教导,有蔡邕的背景背书,以后出仕做官,也能顺畅很多。

蔡邕满脸笑容走下马车,和一些多年未见的老友,寒暄了几句,然后一一引荐了各家的子弟和当地官员,一个初步的见面,就耗去了一个半时辰。

蔡邕也从雒阳的颓废和自责中走了出来,感受到家乡的熟悉和热情,以后打定主意,不再为官,就在这山阴县,开个私塾,公开授课。

见完面后,前往山阴县,已经准备好了接风酒宴。

好在今日天公作美,没有下雨。露天摆下酒席,足足有一百五十余桌,才坐下。

至于开销谁来,当然是当地的世家自掏,这种巴结蔡邕的机会,难得,别人想出还不让呢。

士颂和蔡邕坐一桌,同桌的不是县令,就是郡丞,职位低的都上不了桌。

而士颂除了是蔡邕的关门弟子,还是交州新任刺史士燮的嫡子,同时还是雒阳大儒卢植等人的徒弟,论身份,他可比在做其他人都高,属于被巴结的对象。

席间,每每有人来敬酒,蔡邕都会隆重向他们介绍士颂,把士颂夸赞得没变了。

好在士颂以年纪尚小,不能饮酒为借口,躲过了此节,不然今天是一定要吐着出去了。

这样,不过一会,士颂的背景就被在场的所有人得知,私下谈论士颂命真好,居然有这么多人青睐。

一个酒席从中午一直吃到太阳快下山,才一一离去。

晚间时候,士颂随蔡邕回到他阔别已久的蔡府,喊士颂来到书房。

推心置腹地告诉士颂,从士颂与甘宁握手言和的时候开始,蔡邕突然发现士颂并不简单,肯定有远大志向,有很多事情,不愿意和自己说。

但是,他要告诉士颂,自己是他的老师,士颂他最得意的弟子,以后不管做什么,他都会支持士颂。

他白天不遗余力地夸赞士颂,就是为了帮士颂扬名。

他会在山阴教学弟子,有朝一日,他会把自己悉心调教的弟子交给士颂,帮助士颂完成梦想。

士颂哽咽地看向蔡邕,很多话他很想说,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蔡邕对他微微一笑,说道:

“稚奴,不必说了,你告诉过我,祸从口出!”

之后,每天蔡邕外出访友,都会带着士颂,把士颂吹得犹如人间龙凤,日后必成大器。

那些话语,士颂每每想来,都感觉到脸红。

士颂在山阴呆了半月之后,也修整差不多了,于是和蔡邕辞别。

蔡邕拉着士颂的手,久久无语,末了又把蔡文姬的手,放在士颂的手上对他说:

“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们两个成亲,生儿育女。”

说得蔡文姬脸色通红,但是也没有抽开手。

到了这个地步,士颂也没有退缩,于是非常肯定地和蔡邕说道:

“蔡师,等我加冠之日,我定取文姬为妻。”

蔡邕含笑点了点头,对士颂说道:

“好孩子,去吧!”

于是士颂流着泪告别蔡邕。

蔡文姬在后面喊道:

“稚奴哥,我等你来娶我!”

士颂头也没回,对后面摆摆手,骑马崩腾而去,他怕自己满脸泪痕被蔡邕等人看见。

六月初出发,少了蔡邕的羁绊,行程快了很多,一行人直接北上,先到了颍川,和自己的姥爷刘陶小聚了七日。

刘陶见面就夸张士颂有情有义,士颂千里送恩师的举动已经在中原传开了,人人皆夸赞。

回到雒阳,已经是七月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