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戚夫人(2 / 2)

“汉王可是咱家的贵人。”戚姑娘眼睛聪明地眨一下,会意地说:“爹,你就陪汉王坐着去吧。”

戚翁笑着从厨房走出来,坐到刘邦对面,嘴里念叨着:“这丫头,干活儿没说的,听说汉王大驾光临,心里乐开了花。”

刘邦可没有心思听戚翁唠叨,嘴里哼着应着,耳朵恨不能伸进厨房,里边传出刀切案板的急切声音。之后,一股浓郁的酒菜香味飘入他灵敏的鼻孔,勾起他饥肠内的蛔虫。

一会儿,戚姑娘端着盘子从厨房出来,轻轻地放在案几上,她穿着朴实无华的旧棉裙,浑身装束没有一丝儿令人惊奇之处,但她那袅袅婷婷的身材,如花似玉的容貌,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刘邦。刘邦用艳羡的目光在戚姑娘身上贪婪地扫描,忍不住惊叹道:“没想到啊!”

“没想到什么?”戚翁疑惑地问。

“没想到穷乡僻壤还藏着这么一只漂亮的金凤凰。”刘邦落魄之际,仍然不忘对美的追求。

通情达理的戚翁叫住小女,让她拜见刘邦。戚姑娘秀丽的脸上泛起害羞的红晕,敛起棉裙,向刘邦拜礼:“尊贵的汉王驾临寒舍,使寒舍蓬荜生辉,小女荣幸之至。”声音象小鸟啁啾婉转,撩得刘邦心神难定,他有些失礼地握住戚姑娘的纤手,温柔地说:“姑娘免礼。”一边说,一边眼睛不住地在姑娘脸上转,越看越爱看,越看越喜欢。

情感细腻的戚姑娘抽出自己的手,本来已泛起红晕的脸更加羞红,她似乎从刘邦色辣辣的目光收到一种难以言说的信号。她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姑娘,对男女情事朦朦胧胧,若有所思,眼前刘邦不是一个寻常人,汉王的冠冕耀眼夺目,一般人望尘莫及,倘若谁攀定他,将来荣华富贵,不可限量。想到这里,戚姑娘没有往下再想。

“请汉王用膳。”戚翁似乎看破刘邦的心思,恭让刘邦用饭。刚才饥肠辘辘的刘邦遇到戚姑娘,精神为之一振,完全忘记饥饿,在戚翁的劝让下,返过神来,但那双眼睛硬是跟着戚姑娘的背影进入里屋,方才抱着遗憾,回到眼前散发着香味的酒菜。

两个人连饮几觥,刘邦渐渐放开愁肠,他顾不上汉王的尊严,狼吞虎咽,很快填饱肚子。酒足饭饱之余,为戚姑娘的美丽所倾倒的刘邦试探着问:“老人家,不知你的姑娘曾否许人?”刘邦唯恐一朵美丽的鲜花让别人摘取,悬着的一颗心紧张地、急遽地怦怦跳动。

“未曾许人。”乖觉的戚翁似乎明白了刘邦的心思。

“那好。”刘邦长舒一口气。

“以前有一个相士给小女相面,谓小女颇有贵相。”戚翁慷慨大方地说:“今汉王到此,莫非前缘注定,就让她去伺候汉王吧,不知汉王意下如何?”

刘邦大喜过望,假意推让说:“孤落难到此,老人家能够盛情款待,孤内心已过意不去,哪能让令女再做孤的姬妾?”

“只怕小女不配,大王何必过谦。”戚翁绝不肯失去眼前攀鳞附翼的绝好机会。

“既承老丈美意,刘邦只好领情。”刘邦解下腰中玉带,作为聘礼,赠送给戚翁。

戚翁把女儿叫出来,递过玉带,喜孜孜地说:“汉王英雄,天下皆闻,我已把你许配给汉王,也不枉度此生。咱这里简陋,也顾不上那么多讲究,今夜你们就喝了合卺酒,圆了洞房。”

戚姑娘含情脉脉接过玉带,一张耐看的脸像云霞那样绯红,她腼腆地斟上酒,与刘邦轻轻碰杯,慢慢地饮下去。

举行了简单结合仪式,戚翁看时辰已晚,非常知趣地催女儿陪刘邦入室安寝……

次日,急欲收拾败军的刘邦告别戚姓父女,那分离的情景着实让一宵恩爱的戚姑娘肝肠寸断,她依着门前一棵随风摇曳的柳树,蹙着像黛山似的蛾眉,泪水涟涟。

刘邦握着她那只葇荑般的小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依依惜别的话说了一篓筐,结果硬着心肠,嘱咐一声珍重,上马扬鞭而去。

刘邦收拾败军,立即派部下接戚姑娘,戚姑娘重新回到刘邦的怀抱,之后,刘邦带着她征战四年,每逢高兴或失意的时候,戚夫人优美的舞姿,圆润的歌声,给刘邦带去许多欢乐,儿子刘如意的出生,更是让刘邦拢不上嘴。刘邦常常当着大臣的面儿,一边儿毫不避嫌地怀里抱着戚夫人,一边儿纵谈国事。

刘邦虽然对戚夫人宠爱无比,但却引起一位贵妇人的妒忌和愤恨,她就是皇后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