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郑国秦宫谏秦王少年秦王定大渠上(2 / 2)

万安宫,是当年建咸阳秦王宫的时候为了怀旧,按照雍都大郑宫兴建的,雍都大郑宫是秦德公时代造的,当然两座宫殿规模完全不一样,咸阳万安宫是雍都大郑宫七倍规模,后来赵姬由于搬迁至雍都大郑宫,所以后人也有人称她为郑姬,当然,这是贬义的,因为这是宫闱之乱造成的。

“勾连泾洛之大渠重要!先生,你跟大王解说一下!”吕不韦知道躲不过,连忙说道,

说的很隐晦,只有太后真正听得懂,称呼郑国也就随着秦王政“先生”。

“是!”

郑国朝太后、秦王一礼,并朝吕不韦点头称是,就有一旁太监赵高赶紧过来帮忙,与另一个太监将郑国递过来的布帛展开,一副关中河洛地图呈现出来,在泾水和洛水的中间一条粗黑线条弯弯曲曲的,这就是郑国所说的要建的渠了。

“泾水发于空同氏鸡头山,多水,三、五载就为患一次,祸连关中万顷,为关中第一水患,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邸瓠口,所谓瓠中也。为渠并北山,依山而建,如此图,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则关中沃野千里,增加……”郑国顿了顿,极其郑重地说道:“少则良田三万余顷,多则良田四万余顷。”

朝堂所有人听闻大震,朝堂之上真正拥有万顷良田的,只有两人,秦国至尊秦王,另外一个就是富甲天下,富可敌国的吕不韦,十万户的文信侯,才有可能有良田万顷,而且吕不韦的良田大多在封邑雒邑,这些良田大部分在函谷关外,其他人能有千顷良田都已经很多很多了,用另一组数据来说,当年李冰治水,都江堰将川蜀变成天府之国,那也只是万余顷良田,三万顷良田,那就是近二分之一关中良田,要是四万顷,那就是接近关中三分之二田地受益,这数目太恐怖了,真的能做到么?

“泾河两侧也就两万顷良田,你怎么能证实可以达到三万顷?”阳泉君芈宸站出来问道,这个自己知道一些。

“泾河流域两万顷田地都算少了,还可以增加更多的田地,这大秦应该有记录,甚至可以再开垦的,应该都有预测!”

“都水长!”吕不韦朝队伍后面喊道。

都水长叶扬走出队列,朝秦王政和太后方向一礼:“禀太后、大王、吕相邦,先生所言不差,泾河两侧目前就有两万余顷田地,治理良好,可得两万余顷良田,并可以再开垦出万余良田,甚至两万良田,四万顷未必不可能。”

吕不韦点了点头,都水长叶扬的能力,自己很清楚,自己提拔的人才,对于自己的事情了如指掌,在本职岗位做尽心尽职,从来都是毫无遗漏。

“慢着……”

在左边第一的位置上一直没有开口的麃公突然开口说话,麃公乃四朝老臣,几次权利交替的时候力缆狂澜,又是王室出身,深得朝堂所有人的尊敬,在此时,他居然开口,让所有人心里一沉,刚才四万顷良田却是让人兴奋。

“你乃韩人,初来我大秦,如何得知我大秦情况?”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