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高风险等于高收益(2 / 2)

重生始于1992 任鸟飞 0 字 9个月前

在台弯斩获了一亿多台币的票房。

在美G斩获了五百二十多万美元。

在RB公映时更是反响强烈,曾在Bunkamura创下了连续放映四十三周的奇迹,仅在Bunkamura这一个影院的收入就接近一点七六亿日元。

但是在香江,《霸王别姬》的成绩就很一般了,有张国容全力配合宣传,竟然也只拿到了九百多万的票房。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霸王别姬》是一部纯文艺片,并不被喜欢看商业片的香江观众所接受。

李擎又道:“……我虽然没有张国容有号召力,但我在香江也是有不少忠实粉丝的,飞碟唱片已经为我联系好了TVB和亚视,过几天我将分别上TVB和亚视的《欢乐今宵》和《百万富翁》用以宣传《驴得水》,另外在《驴得水》上映前,我还将在红磡体育场连着开十场演唱会,这十场演唱会也将为《驴得水》做宣传,有这些保底,《驴得水》绝不会像永高院线正在上映的那些电影那样每部都只有几十万票房。”

“《驴得水》还是商业片?商业片也能获得国际大奖?”罗捷承有些狐疑。

不过,尽管李擎说了这么多,可罗捷承还是不可能把宝压在李擎身上,原因自然是,李擎只是一个新人导演,《驴得水》只是一部由一群在香江毫无名气的大陆演员拍的大陆电影,国际大奖在十几年前稀罕,现在嘛,随着张一谋、陈凯哥、李桉、侯孝贤、吴子牛、谢飞等人屡获国际大奖,国际大奖已经变得没那么值钱了,更何况《驴得水》获得的还不是金奖而是银奖。

见罗捷承并没有动摇的意思,李擎暗叹:“难怪永高院线在明年就会解散,罗捷承连这点魄力都没有,永高怎么可能会好?”

想到这些,李擎也懒得再跟罗捷承废话了,直接说:“这样好了,既然罗老板对我、对《驴得水》没信心,那咱们走保底制,我付保底费租下你的永高院线好了。”

所谓的保底制就是,制片公司想要拿电影到某家戏院上映,必须按照戏院的位置、座位、设备等条件来付每日的包租费,不论戏院每日的收入是多少,都得按日付包租费,中途如果下画,还得赔偿戏院三到五日的包底费(这个在谈。),另外,上映之前就得交足五日的保底费作为押金。

包底制对于制片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巨坑——如果电影不卖座,制片公司不仅分不到钱,没准还得欠院线一大笔债务。

这是旧时制片方与院线的合作方式,当年邵氏院线和嘉禾院线就是靠着这一制度霸占香江电影市场的,后来金公主院线成立推出了分成制才为制片方解绑打破了邵氏和嘉禾的垄断。

当然,保底制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电影大卖,走包底制可以分到更多的票房,毕竟高风险等于高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