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收取襄阳(2 / 2)

因此啊,胡修和吕常一看到关羽率领水军在汉水南岸登陆,两个人略作商量,觉得自己不可能跟拥有天命的关羽对抗,直接选择了开城投降。

关羽都没想到,这俩怂包居然放着襄阳这样的坚城,连守都不守一下,直接就这么投降了。

弄的关羽在入城受降的时候都有些犹犹豫豫的,生怕是有什么陷阱.怎么就降了呢?!

两万多士卒,城中米粮也不缺,世家大族的私兵也有,挤一下的话,凑个五万人,哪怕被彻底包围,以襄阳城的底气,坚守个半年应该都不是问题的啊。

可胡修和吕常真的就这么降了,而城中的世家们,对于关羽的入城,也大多没有持反抗态度。

甚至襄阳豪族蒯家还派出了家中子嗣,率先跟关羽见面,互相打招呼搞好关系。

至于蔡家蔡家早就把重心给移到北方去发展了,他们很清楚,就蔡瑁在刘表死后做的事儿,蔡家要是落在刘备手里,铁定没好果子吃,还不如去北方继续发展家族呢。

倒是蒯家,虽然蒯良亡故,蒯越出仕曹操去了邺城,但蒯家到底是大世家,这种大世家分头下注的事儿,那叫个事儿么?!

更何况,蒯家不也是代理了襄阳到南阳一带的纸张售卖的嘛,跟刘备也是有香火情的嘛。

有了蒯家的帮助,关羽接收襄阳的事儿,就变得异常的顺利。

顺带的,关羽也正式的,在襄阳城内的太守府里,正式上任了他心心念念了很久的襄阳太守,并且写信,给大哥刘备报捷。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关羽开始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俘虏的安排。

张溪和关平北上收降了大概有一万三千人的俘虏,再加上关羽自己东进,收降了许褚所部的两千人俘虏,加起来一共有一万五千人的俘虏。

而攻破樊城,樊城守军也有五千人的俘虏,加起来一共有两万人的曹军俘虏。

而这些俘虏,是肯定是不能留在襄阳城内的,变数太大。

因此,关羽进驻襄阳后,第一件事,就是派遣州泰率领五千人,押送两万俘虏前往南郡,交给南郡的王基和马良处置。

顺带的,让马良把下一批的粮草军械,交给州泰再运回来。

虽然关羽已经打下了襄阳城,但襄阳城内的粮草,本身就要肩负襄阳城内百姓和士兵的日常消耗,虽然粮草囤积的不少,但百姓丁口和士卒的人数也多,又是新降之地,关羽真不敢调动太多的粮草来应付他现在的粮草空缺。

所以还是得问马良调粮。

至于军械嘛.这个纯粹是二爷看惯了用灌钢法锻造出来的各种优质军械,对襄阳武库的那些军械看不上眼。

在二爷的眼里,襄阳武库里的那些军械,就该全部回炉重造,统统都是不合格军械。

忙完这些事儿后,二爷抽空,见了一下于禁和许褚。

这两人,虽然都是兵败,如今处境却截然不同。

于禁已经是降了的,只是作为降将,关平和张溪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他,正好二爷跟于禁也熟,就交给二爷来处置了。

至于许褚嘛.关羽见到这倒霉蛋的时候,他已经饿了两天了,一身蛮力根本使不出来。

看到关羽,许褚还想上前近战,结果头一晕,腿一软,直接倒地不起,被两小兵捆吧捆吧的,押送到了二爷的面前。

二爷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堂堂虎痴,居然被两小兵给抓了。

安排人给许褚喂了一些吃食,让他恢复一下,然后许褚就变成了关羽的俘虏。

现在嘛,二爷开始考虑,到底怎么安排两人。

于禁嘛,虽然投降了,但于禁到底能不能值得信任,二爷心里也没有把握。

毕竟,曹操确实对于禁不薄,而于禁投降,也是以关平拯救曹兵降卒作为条件的,至少在短期内,不适合安排给他实际的职务。

所以,关羽的想法是,先把于禁安排到南郡,给他找个地方软禁下来,然后等到战事结束了,送于禁去成都,让大哥负责安排于禁接下来的具体职务。

至于许褚嘛.这是一个不会投降的人物。

真的,关羽曾经在许褚恢复一点力气后,去跟许褚聊过一次。

用许褚的话说,就是他深受曹操大恩,宁死不敢背叛,因此,许褚希望关羽能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杀了他,以全名节。

关羽叹息了良久,最终没有再劝。

想想也是,曹操也许对外姓将领始终存在着一丝提防,但对于许褚这个宿卫,曹操是真的全心全意信任的。

要是连许褚都选择投降的话,那曹操做人就太失败了。

因此,关羽成全了许褚,斩杀许褚后,收敛尸体,准备等大水退却后,专门派人送往许都,交给曹操,由曹操来下葬。

虎侯许褚,就此陨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