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樊城保卫战三(2 / 2)

所以关羽的意思就很简单,要正常交战,那你就来进攻好了,让你尝尝却月阵的厉害。

但如果你曹仁就是不服,想要挑战,那也可以,一万人对一万人,还得都是步卒,咱们一对一,战场上见真章,这个也可以。

这是二爷的傲气,虽然这么做也不符合刘备军的利益,要是张溪在肯定还得劝一阵.但二爷嘛,总有属于二爷自己的骄傲的。

至于曹仁一万对一万,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特么面前的两个人,一个守着乌龟壳不出来,另一个守着刺猬阵等着你进攻.耗下去,吃亏的不还是自己么。

对面才多少人,每天消耗多少粮草,我这边多少人,我的粮草补给压力有多大,都知道么?!

放下主将架子亲自骂阵,能吸引出一万人出战,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只要在野战中击溃这一万人,既能杀伤关羽军的有生力量,也能有效的打击关羽军的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要一对一的指挥军队答应关羽,这事儿吧有点麻烦。

按理说,曹仁是一军主帅,又是他亲自去骂阵骂来的这个结果,这一万人,肯定得是曹仁来指挥才对。

但.曹仁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对一野战,不管是个人武勇还是指挥能力,他好像都不是关羽的对手。

其实这里最合适的领兵人选,是张辽。

可曹仁如果让张辽领兵出战,一方面是对关羽的不尊重,另一方面这不就等于是直接承认,他曹仁不是关羽的对手,甚至连手下的张辽都不如,不敢亲自指挥作战么?!

再配合前面流传出来的“溜边太守”的名号他曹仁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因此,没办法啊,曹仁必须硬着头皮上阵,还必须是自己亲自指挥.打输了的后果都比让张辽上阵的后果来的好。

输给关羽,真不算多丢人,但怕了关羽还自认不如手下人,那才是真的丢人。

曹仁思索定计后,给关羽回了一封信,约定三天后,双方在樊城外十里处,一决胜负。

没办法,乌龟不出城,但必须让乌龟看到这场战斗的胜负.这万一要是赢了,不也能狠狠的打击樊城守军的士气?!

就这样,三天后,两军各出一万人,在樊城外十里处,展开了一场“约战”。

双方都是出动的步兵,并没有骑兵的参与,毕竟兵种相克的太厉害,如果曹仁出动骑兵的话,那关羽也不会答应什么约战,就用却月阵等着你来进攻就好。

一万步兵对一万步兵,全看指挥官的指挥能力甚至这一战,都有可能影响到接下来整个战役的胜败。

有一说一,曹仁的指挥能力不弱,在诸夏侯曹里,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了除了刚刚在定军山阵亡的夏侯渊外,曹仁应该是指挥能力最强的曹氏宗族将领了。

可面对关羽,终究还是在应变方面稍微弱了一筹,从一开战开始,就被关羽给牵着鼻子走。

双方一开战,各自留下了三千人的预备,剩下的七千人,直接投入到作战当中但打着打着,曹仁就发现,自己好像总是在应对关羽的进攻而做出调整,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进攻关羽的时候。

曹仁也不是没有试图通过调整,找回自己的进攻节奏,但对面刘备集团的士兵,你们手里的军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短兵比自家的环首刀长一截也就算了,怎么这么硬的,两刀一碰,基本都是我家的士卒吃亏.凭什么?!

难道自家的军需官贪污腐化了,搞出来的都是不合格的军械?!

其实到这里,曹仁还是能忍的,虽然短兵的武器有些差距,但长兵器方面,曹仁军中的配备比较多,而关羽军少,因此在中远距离的格斗方面,曹军还是占优的。

曹仁在发现了这个破绽之后,立刻做出调整,让自己的士卒快速拉开跟刘备军的距离,让长枪兵和长戈兵突前,利用进攻距离长的优势,杀伤刘备军的士卒,不给刘备军近身搏击的空间。

只要不给你近身的机会,你那个短兵就算再犀利,没有发挥的空间也没啥用。

但随后吧,曹仁就发现,关羽留下的三千预备队,开始在自己的大刀刀把上装长杆.朴刀兵上场。

一瞬间,从短兵变成长兵,虽然攻击距离比起长枪或者长戈都还差点,但终究是弥补了一些距离上的劣势.这仗还怎么打?!

实话实说,曹军的战力和刘备军的战力,在个人兵源素质上,差距真的不算太大,但军械上的差距,那可就是真的太大了。

一开始,曹仁还能凭借长戈和长枪的攻击距离优势,让士卒拉开,避免跟刘备军肉搏近战,但随着三千朴刀兵的入场,有效的缩短了这个距离优势,再配合苗刀的长度优势.曹军渐渐撑不住了。

(本章完)